1.单选题- (共12题)
1.
在某校运动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参加了在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标准跑道的最内侧跑道(第一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s甲<s乙 | B.x甲<x乙,s甲>s乙 |
C.x甲>x乙,s甲>s乙 | D.x甲<x乙,s甲<s乙 |
2.
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则( )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3倍 |
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
C.物体A和物体B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 |
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等 |
3.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 m/s |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
C.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5 m/s 2 |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
4.
用图示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两个相同的小钢球A、B球心等高,用力向左击打B,使B离开装置做平抛运动,同时电路断开,A自由下落,经一段时间后两球在空中相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B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 该实验说明B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C. 若加大击打力度,两球可能不相撞
D. 若减小击打力度,两球一定不相撞

A. 该实验说明B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 该实验说明B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C. 若加大击打力度,两球可能不相撞
D. 若减小击打力度,两球一定不相撞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水平绳AO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绳AO烧断,在绳AO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拉力F=![]() | B.弹簧的拉力F=mgsinθ |
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 D.小球的加速度a=gsinθ |
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 | B.F1=F2<F3 | C.F1=F3>F2 | D.F3>F1>F2 |
7.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接两轻环A、B,两环分别套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摩擦力变小
B. 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所受摩擦力不变
C. 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A所受杆的弹力不变
D. 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A所受杆的弹力变小

A. 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摩擦力变小
B. 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所受摩擦力不变
C. 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A所受杆的弹力不变
D. 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A所受杆的弹力变小
8.
关于合运动、分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 |
B.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位移大 |
C.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速度大 |
D.合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分运动的时间长 |
10.
如图所示,曲线AB为一质点的运动轨迹,某人在曲线上P点做出质点在经过该处时其受力的8个可能方向,正确的是()


A.8个方向都可能 |
B.只有方向1、2、3、4、5可能 |
C.只有方向2、3、4可能 |
D.只有方向1、3可能 |
11.
甲、乙两个物体,甲静止地放在北京,乙静止地放在台州.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
A.甲的角速度大,乙的线速度大 |
B.甲的角速度小,乙的线速度小 |
C.两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
D.两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乙的线速度较大 |
12.
质量为2 000 kg的小汽车以10 m/s的速度通过半径为50 m的拱形桥顶点时对路面的压力为(g取10 m/s2)( )
A.2×104N | B.2.4×104N |
C.1.6×104N | D.2.6×104N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14.
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是固定在车上的一根水平杆,物块M穿在杆上,M通过细线悬吊着小物体m,m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小车如下图分四次分别以a1、a2、a3、a4向右匀加速运动,四种情况下M、m均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图(1)和图(2)中细线仍处于竖直方向,已知a1∶a2∶a3∶a4=1∶2∶4∶8,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Ff1、Ff2、Ff3、Ff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1∶Ff2=1∶2 |
B.Ff1∶Ff2=2∶3 |
C.Ff3∶Ff4=1∶2 |
D.tanα=2tanθ |
15.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B.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 |
C.我们走路时,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得以行走 |
D.在自行车轴承中抹入润滑油,是为了减小动摩擦因素 |
1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可能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
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可能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
C.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可能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
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可能沿轨迹Pc做近心运动 |
17.
火车提速是当今交通发展的必然。若火车转弯近似看成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速度提高可能会使外轨受损。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不使外轨受损这一难题,你认为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减小内外轨的高度差 | B.增加内外轨的高度差 |
C.减小弯道半径 | D.增大弯道半径 |
4.解答题- (共4题)
18.
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以8 m/s的初速度、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和甲车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20.
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 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 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L=410 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L=410 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21.
有一辆质量为800 kg的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50 m的拱桥.(g取10 m/s2)
(1)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 m/s,汽车对桥的压力是多大?
(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便恰好对桥没有压力而腾空?
(3)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过小是不安全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汽车过桥时的速度不能过大.对于同样的车速,拱桥圆弧的半径大些比较安全,还是小些比较安全?
(4)如果拱桥的半径增大到与地球半径R一样,汽车要在地面上腾空,速度要多大?(已知地球半径为6 400 km)
(1)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 m/s,汽车对桥的压力是多大?
(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便恰好对桥没有压力而腾空?
(3)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过小是不安全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汽车过桥时的速度不能过大.对于同样的车速,拱桥圆弧的半径大些比较安全,还是小些比较安全?
(4)如果拱桥的半径增大到与地球半径R一样,汽车要在地面上腾空,速度要多大?(已知地球半径为6 400 km)
5.实验题- (共2题)
22.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电4~6 V”、“交流220 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
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s.
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图甲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电4~6 V”、“交流220 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
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s.
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