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期末考前模拟试卷8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49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2

1.单选题(共8题)

1.
某汽车紧急刹车,初速度为12m/s,经过2s停了下来。若以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为(    )
A.6m/s2B.-6m/s2C.12m/s2D.-12m/s2
2.
飞机起飞时,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经5min达到最高点
B.飞机经15min达到最高点
C.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75m
D.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4500m
3.
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
A.2 m/sB.4 m/s
C.8 m/sD.10 m/s
4.
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一质量为的球挂在点,平衡时细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细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C.D.
5.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4N,它们合力的大小是(  )
A.3NB.4NC.5ND.7N
6.
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如图所示)。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N,推进器开动时间Δt=7s。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Δv=0.91m/s。已知双子星号飞船的质量m1=3400kg。由以上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火箭组的质量m2
A.3400kgB.3485kgC.6800kgD.6885kg
7.
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
A.a′=aB.a′<2aC.a′>2aD.a′=2a
8.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B.质量C.时间D.速率

2.选择题(共2题)

9.设2a=5b=m,且 {#mathml#}1a+1b=2{#/mathml#} ,则m=(   )
10.设2a=5b=m,且 {#mathml#}1a+1b=2{#/mathml#} ,则m=(   )

3.多选题(共4题)

11.
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初速度为0,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不变、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的水平力F(如图所示,取向东为正),共历时6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60s内,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
B.在这60s内,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
C.在60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速度为0
D.在60s末物体位于初始位置之东,速度不为0
12.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末的速度为B.第1s末的速度为
C.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15mD.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5m
13.
如图所示,一物块分别沿倾角不等而底边相等的固定斜面1、2、3下滑,从静止开始由斜面顶端滑到底端。三个斜面的倾角分别是30°、45°、60°,不计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沿斜面3滑行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
B.沿斜面2滑行时,物块的滑行时间最短
C.沿斜面2滑行时,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最大
D.沿斜面1、3滑行时,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一样大
14.
下面列举了四个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是
A.米(m)B.千克(kg)C.秒(s)D.牛顿(N)

4.填空题(共5题)

15.
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9m/s、8m/s、7m/s、6m/s、5m/s,这五个平均速度中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___ m/s,它比这个瞬时速度____________(选填“略大”或“略小”)。
16.
以10m/s的速度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经0.6s后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m;经1.6s后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m。
17.
一部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_(选填“0~9 s”或“15~24 s”)。若某一乘客质量m="60"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电梯在上升过程中他对电梯的最大压力为____________N。
18.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初速度v1=4m/s,一段时间后,速度大小、方向均发生了改变,变为v2=5m/s。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v=____________m/s,在图中画出Δv的示意图。(sin37°=0.6,cos37°=0.8)
19.
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10m的高度水平抛出,空气阻力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当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落地点与抛出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m。

5.解答题(共3题)

20.
如图所示,铅笔AB(不计重力)、轻绳BC与手构成一个支架。在铅笔与绳的结点B处挂一重物。手掌可感受到铅笔施加的压力,手的中指可以感受到绳子的拉力。若铅笔处于水平,绳与铅笔间的夹角为30°,所挂物体重力为5N,求:铅笔对手掌的压力和绳对手指的拉力。
21.
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力(如图中箭头所示)作用下,在木板上滑动。该水平力的大小为物块所受重力的0.5倍。重力加速度为g
(1)若使长木板水平并固定,物块在木板上向左做匀速运动,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使木板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物块在木板上加速下滑,求物块从静止出发滑下距离L所需的时间。(sin37°=0.6,cos37°=0.8)
22.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把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地轻放在
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处。AB间距离为6m,小物块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小物块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
(2)只增大传送带的速度,其它物理量保持不变,可使小物块在传送带上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缩短。求传送带的速度增大到多少时,运动时间可缩短0.5s?

6.实验题(共2题)

23.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的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_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 和细线的方向。
其中步骤(1)、(3)中有疏漏。
步骤(1)中的疏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中的疏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