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4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3

1.单选题(共8题)

1.
一氢气球升高到离地面80 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方向为正,以物体刚开始掉落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则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坐标和物体落到地面上时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
A.90 m,0B.10 m,-80 m
C.10 m,0D.90 m,-80 m
2.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钟上课,上课45分钟。”其中“8点钟上课”指的是时刻,“上课45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B.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冠军,其中“12秒91”指的是时刻
C.某场足球赛时甲队攻入一球,其中“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点50分以前到校。”其中“7点5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3.
一辆小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2m/s,则这辆小汽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m/sB.2.4m/sC.2.6m/sD.2.5m/s
4.
一物体以5m/s的速度垂直于墙壁,碰撞后,又以5m/s的速度反弹回来.若物体与墙壁作用时间为0.2s,取碰撞前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物体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  )
A.10m/s2
B.﹣10m/s2
C.50m/s2
D.﹣50m/s2
5.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是平均速度,  是位移
B. 是平均速度,  是路程
C. 是瞬时速度,  是位移
D.是瞬时速度,  是路程
6.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是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7.
小张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固定频率下,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车子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小车的运动是匀速的,加速度是零
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最小
C.纸带丙表示的小车的运动是先快后慢
D.纸带丁表示的小车的运动是先慢后快
8.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

2.选择题(共2题)

9.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
10.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

3.多选题(共3题)

11.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则在这2 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2 m/s2B.3 m/s2C.5 m/s2D.7 m/s2
12.
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3 m,x=-5 m,则x>x
C. 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13.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  )
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4.填空题(共1题)

14.
某人由西向东运动,从点出发到达点再返回到点静止,如图下所示,,则此人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 ,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 ,位移的方向是________。

5.解答题(共4题)

15.
小鹏划动竹排在宽广的湖面上先向东划行了6.0m,接着向南划行了8.0m(如下图所示),

(1)建立坐标系,画出位移。
(2)小鹏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16.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s的图象,求:

(1)0.5s时的速度;
(2)前3s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度;
(4)画出其图象。
17.
一个质点以某一恒定加速度沿直线从A点加速运动到B点,在A点时速度为3 m/s,到B点时速度变为12 m/s,此过程历时6 s;到B点后又以另一恒定加速度沿直线减速运动到C点并停下来,此过程历时6 s.求:
(1)从A点到B点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
18.
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 s,运动圆周到达B点,(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6.实验题(共1题)

19.
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小明坐在汽车驾驶员旁,注视着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
t/s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km·h1)
20
30
40
50
50
50
50
35
20
5
0
 

(1)从表中数据得到汽车各段时间内的运动特点:在0~15s内,汽车的速度在变化,每5s速度增加________km/h;在15~30s内,汽车速度不变,速度大小为______km/h;在35~45s内,汽车速度在变化,每5s速度减小________km/h。

(2)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系中标出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各点,你得到了什么图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