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4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单选题(共5题)

1.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该物体的运动图象.关于此物体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速度﹣时间图象
B.乙可能是位移﹣时间图象
C.丙可能是速度﹣时间图象
D.丁可能是加速度﹣时间图象
3.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 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a=1 m/s2v9=9 m/s,x9=40.5 m
B.a=1 m/s2v9=9 m/s,x9=45 m
C.a=1 m/s2v9=9.5 m/s,x9=45 m
D.a=0.8 m/s2v9=7.7 m/s,x9=36.9 m
4.
在轻绳的两端各系着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后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则Δt与Δt′相比较有(  )
A.Δt′<ΔtB.Δt′=ΔtC.Δt′>ΔtD.无法判断
5.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2 s与5 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 B. 4∶5 C. 3∶4 D. 4∶3

2.选择题(共1题)

6.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②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③我国已形成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宪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④环境保护法为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3.多选题(共3题)

7.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8.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的论断
B.提出了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加速度随时间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C.通过对斜面上小球运动的研究,得出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合理外推出当倾角增大到90o时,即自由落体运动也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
D.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9.
一辆公路救援车停在平直的公路上,突然接到命令,要求从静止开始一直加速行驶赶往1公里外的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为30m/s,有三种进行方式: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  )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
C.c种方式先到达
D.b种方式需要的时间最长

4.解答题(共3题)

10.
北方的冬季,湿滑的路面往往会结冰,给机动车交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条平直的公路,当路面干燥时,汽车以v0=15m/s匀速行驶,到达M 点时紧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滑行L="22.5m" 后恰好到N点处停下.若M 点的左侧为干燥路面,M 点右侧为结冰路面,当汽车以v1=30m/s的速度在干燥路面上行驶,发现N 点处有障碍物后,需在M 点左侧的某点P 紧急刹车,刚好可不撞上障碍物.已知汽车在结冰路面行驶的加速度为干燥时的,求:
(1)汽车在干燥路面上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2)P 与M 点的距离x.
11.
在一次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 s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A=12 m/s2aB=8 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A=48 m/s,vB=40 m/s,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
12.
A球自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1 m时,B球自距塔顶7 m处开始自由下落,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高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5.实验题(共1题)

1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从下列所给器材中选出本实验所必须的器材有________; 为能按实验要求达到实验目的,还缺少的器材有_________。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带滑轮的长木板
(3)实验中,把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