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546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6

1.单选题(共8题)

1.
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是由下述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
A.卡文迪许B.牛顿C.胡克D.开普勒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振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C.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D.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在火炉旁烤火时,人的皮肤正在接受红外线带来的温暖
3.
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E和F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卫星在A点的速度比在B点的速度大,则地球位于(  )
A.F点B.O点C.E点D.A点
4.
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在探测器靠近月球的过程中(探测器质量不变),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
5.
小行星绕恒星运动,而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恒星的质量由于辐射能量将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 ).
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
6.
据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绕月工作轨道为圆形轨道,轨道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运行周期为127min.若要求出月球的质量,除上述信息外,只需要再知道(   )
A.引力常量和“嫦娥一号”的质量B.引力常量和月球对“嫦娥一号”的吸引力
C.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引力常量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7.
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C.牛顿首次在实验室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8.
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   )
A.只与恒星质量有关  B.与恒星质量和行星质量均有关
C.只与行星质量有关  D.与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关

2.选择题(共1题)

9.下表为类地行星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多选题(共4题)

10.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1.
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
12.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3.
对于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
A.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B.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当r趋近于零时,F趋向无穷大
D.当r趋近于零时,公式不适用

4.填空题(共2题)

14.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发射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环绕速度.
15.
地球半径为R,卫星A、B均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卫星A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卫星B的环绕半径为4R  , 则卫星A与卫星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

5.解答题(共3题)

16.
火星(如图所示)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人类对火星生命的研究在今年因“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的发现而取得了重要进展.若火星可视为均匀球体,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火星半径为R,火星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的平均密度ρ.   
(2)火星的同步卫星距火星表面的高度h.
17.
英国某媒体推测:在2020年之前人类有望登上火星,而登上火星的第一人很可能是中国人.假如你有幸成为人类登陆火星的第一人,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神舟x号宇宙飞船,通过长途旅行终于亲眼目睹了美丽的火星.为了熟悉火星的环境,你乘坐的x号宇宙飞船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离火星表面高度为H,飞行了n圈,测得所用的时间为t,已知火星半径R,试求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g.
18.
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