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六中2018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536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5

1.单选题(共4题)

1.
将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后返回,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取10m/s2,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此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如图所示,在一座寺庙门口吊着一口大钟,在大钟旁边并排吊着撞锤,吊撞锤的轻绳长为L,与吊撞锤的点等高且水平相距处有一固定的光滑定滑轮,一和尚将轻绳一端绕过定滑轮连在撞锤上,然后缓慢往下拉绳子另一端,使得撞锤提升竖直高度时突然松手,使撞锤自然的摆动下去撞击大钟,发出声音,(重力加速度取g),则(  )
A.在撞锤上升过程中,和尚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
B.松手前瞬间,撞锤上方左右两边绳子的拉力之比为
C.撞锤撞击大钟前瞬间的速度大小等于
D.突然松手时,撞锤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3.
引力波现在终于被人们用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的预言成为科学真理.早在70年代有科学家发现高速转动的双星,可能由于辐射引力波而使质量缓慢变小,观测到周期在缓慢减小,则该双星间的距离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4.
现有两个边长不等的正方形ABCDabcd,如图所示,且AaBbCcDd间距相等.在ABACCDDB的中点分别放等量的点电荷,其中ABAC的中点放的点电荷带正电,CDBD的中点放的点电荷带负电,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为零
B.把一正点电荷沿着bdc的路径移动时,电场力所做总功为零
C.同一点电荷在ad两点所受电场力不同
D.将一负点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小

2.多选题(共3题)

5.
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物体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 绳子拉力不变
B. 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 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6.
如图所示,斜面顶端A与另一点B在同一水平线上,甲、乙两小球质量相等,小物体甲沿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从顶端A滑到底端,乙以同样的初速度v0从B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两物体落地时速率相同
B.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7.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M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m/s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m=2M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C.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D.运动过程中,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3.解答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斜面AB倾角为37°,底端A点与斜面上B点相距10m,甲、乙两物体大小不计,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某时刻甲从A点沿斜面以10m/s的初速度滑向B,同时乙物体从B点无初速度释放,(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甲物体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甲、乙两物体经多长时间相遇。
9.
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物块自高台上A点以4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后,刚好在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到达圆弧轨道最底端C点后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4.3 m到达D点停下来,已知OB与水平面的夹角θ=53°,g=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到达B点的速度B
(2)物块到达C点时,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0.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左端靠在竖直墙壁上,其左侧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2R,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将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其中M=2m)从A点无初速释放,物块与小车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试分析物块能否从BC上掉下,如果掉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掉下,求出物块相对BC运动的位移大小.

4.实验题(共1题)

11.
某同学利用弹簧和小物块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弹簧放在带有刻度的水平桌面上,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桌面的“0”刻度处,弹簧的右端带有指针,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指针指示值为16.00cm,在0~16cm范围内桌面光滑.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1)将物块靠近弹簧右端并缓慢压缩,当指针在如图1所示位置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cm.记下弹簧的压缩量△x,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离开弹簧后,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s停下,记下s值.
(2)改变弹簧的压缩量△x,重复以上操作,得到多组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图2坐标纸中做出s﹣△x2图象_______.由此得到弹性势能Ep与△x2成_____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