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第三次检测物理试卷(Word版 含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32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30

1.单选题(共6题)

1.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2.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 6.5 m    B. 10 m    C. 45 m    D. 20 m
3.
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这个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停止运动期间通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为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根据分析计算,表中未给出的数据x、y应是
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10
12
20
15
18
x
20
y
80
 
A.x=40,y=24B.x=45,y=24
C.x=50,y=22D.x=60,y=22
4.
石块A自塔顶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S1时,石块B从离塔顶S2处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塔高为(  )
A.S1+S2B.
C.D.
5.
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k1k2.ab表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小物体,mamb.将弹簧与物块如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
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
6.
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以初速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所需的时间为;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相同初速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所需时间为  
A.
B.
C.
D.

2.选择题(共2题)

7.

观察鸡蛋的卵黄时,发现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白点,它是( )

8.

观察鸡蛋的卵黄时,发现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白点,它是( )

3.多选题(共4题)

9.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 m/s2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8.0 m/s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10.
一只气球以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处有一小石子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
B.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末追上气球
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11.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4 m
C.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可以求得OB之间的距离为12.5 m
12.
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5 N和2 NB.5 N和6 N
C.1 N和2 ND.3 N和4 N

4.解答题(共3题)

13.
用运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有一个不动的小盒子B.工作时,小盒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B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该信息,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若B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

(1)试判断汽车远离小盒B,还是靠近小盒B?
(2)试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14.
已知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初5秒位移与最后5秒位移之比为,求物体运动的总时间.
15.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下.两弹簧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个弹簧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地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_________ .

5.实验题(共1题)

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低压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
0.122
0.164
0.205
0.250
0.289
 

① 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vF=_________;
② 根据上面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时刻,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线________;

③由v-t图线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