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问题时,只要物体的体积很小就能被看成质点 |
B.第3s表示时刻 |
C.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 |
D.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 |
2.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
B.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
C.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D.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3.
今年12月,合肥地铁一号线将正式通车.已知相距4000m的甲乙两站之间的线路为直线,在调试运行时,列车出站加速和进站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中途保持匀速运行.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出发到乙站停止正好用时4min.某次调试时,列车从甲站出发比原定的出发时间晚了20s,但仍保持与原来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和进站,要使列车仍然准点到达乙站,求此次列车出站加速的时间应为( )
A.20s | B.30s | C.40s | D.50s |
4.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 |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 m/s2 |
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4.0m/s |
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 |
5.
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
B.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位移 |
C.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
D.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
6.
如图所示,光滑的直角三角形框架ABC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两质量均为m的小环M、N用轻质细绳相连套在两直角边上而处于静止状态,已知θ=30°,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细绳张力大小为![]() |
B.环M对AB边压力为mg |
C.环M、N对两直角边的压力的比值为![]() |
D.图中α角为60° |
7.
如图所示,以O为悬点的两根轻绳a、b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45°,日光灯保持水平并静止,其重力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绳的弹力比b绳大 |
B.a绳的弹力与b绳一样大 |
C.日光灯的重心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 |
D.日光灯的重心不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 |
2.选择题- (共4题)
3.多选题- (共1题)
12.
甲、乙两质点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乙在前甲在后.t=0时刻,两质点同时刹车,结果甲追上了乙.如图所示为两质点减速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质点刚开始减速时的距离一定不大于100m |
B.两质点刚开始减速时的距离一定小于112.5m |
C.甲一定是在t=20s之前的某时刻追上乙 |
D.甲一定是在t=20s之后的某时刻才追上乙 |
4.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一圆管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0.5m,圆管的上表面离天花板距离h=2.5m,在圆管的正上方紧靠天花板放一颗小球,让小球由静止释放,同时给圆管一竖直向上大小为5m/s的初速度,g取10m/s.

(1)求小球释放后经过多长时间与圆管相遇?
(2)试判断在圆管落地前小球能不能穿过圆管?如果不能,小球和圆管落地的时间差多大?如果能,小球穿过圆管的时间多长?

(1)求小球释放后经过多长时间与圆管相遇?
(2)试判断在圆管落地前小球能不能穿过圆管?如果不能,小球和圆管落地的时间差多大?如果能,小球穿过圆管的时间多长?
14.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公路的最高限v=72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 =0.50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
15.
如图所示,雪橇与小孩的总质量为46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sin37°=0.6 cos37°=0.8 g=10m/s2)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大人对雪橇的拉力的大小.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大人对雪橇的拉力的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16.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减,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i=(X加+X减)/2的数据如下表:
(1)同一橡皮绳的X加_______X减(大于、小于或等于);
(2)_______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乙同学的数据用作图法求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______k(N/m).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mm) | |
甲 | 乙 | |
1 | 216.5 | 216.5 |
2 | 246.7 | 232.0 |
3 | 284.0 | 246.5 |
4 | 335.0 | 264.2 |
5 | 394.5 | 281.3 |
6 | 462.0 | 301.0 |
(1)同一橡皮绳的X加_______X减(大于、小于或等于);
(2)_______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乙同学的数据用作图法求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______k(N/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