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寻乌县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52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4

1.单选题(共5题)

1.
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0m竞赛中,测得他2s末的速度为10.4 m/s,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50m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4m/sB.10.3m/sC.10.2m/sD.10m/s
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3.
小华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则图中可以表示他的运动情况的图线是(  )
A.B.C.D.
4.
一个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不计空气的阻力,则物体在空中气行的时间为(   )
A.B.C.D.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的细轻杆的一端,绕细杆的另一端O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球转到最高点A时,线速度的大小为,此时(  )
A.杆受到0.5mg的拉力B.杆受到0.5mg的压力
C.杆受到1.5mg的拉力D.杆受到1.5mg的压力

2.选择题(共1题)

6.40×23=(   )

3.多选题(共3题)

7.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8.
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相等,弹簧质量不计,BC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放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静止不动。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

A. 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
B. 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零
C. 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3g/2
D. 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
9.
如图所示,卡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河中的小船,小船一直沿水面运动。则 ( )
A.小船的速度v2总小于汽车速度v1B.汽车速度v1总小于小船的速度v2
C.如果汽车匀速前进,则小船加速前进D.如果汽车匀速前进,则小船减速前进

4.解答题(共2题)

10.
一小球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来,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m,AC=32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
(1)求出小球下滑时的加速度?
(2)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11.
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其质量为m = 1kg,受到水平推力F = 10N作用,使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2s后撤去推力F,若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μ= 0.4,
求:(1)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在地面上运动的总位移。

5.实验题(共3题)

12.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
(2) 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 m/s,vC=________ m/s
(3)该运动的加速度为:a=________ m/s2
13.
某同学“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于A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如图甲所示,记录相关数据;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它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相关数据。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力的图示,画出的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的是________。
14.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图(a)位移传感器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拉力F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b)可知,a-F图线不经过原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的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分别为,甲、乙两同学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由图可知,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