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35中学 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2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单选题(共37题)

1.
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2.
某人站在高度为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被水平地面弹回到离地面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下方向为正)(  )
A.B.
C.D.
3.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D.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增加
4.
皮球从3m高处竖直落下, 被地板竖直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规定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为分别为(   )
A.4m和2mB.4m和-2mC.3m和2mD.4m和-1m
5.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6.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 40s时,火箭上升的高度最大
B.t= 40s时,火箭开始下降
C.t= 120s时,火箭上升的高度最大
D.t= 120s时,火箭落回地面
7.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前内的位移是B.前内的平均速度是
C.任意相邻内的位移差都是D.任意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8.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 是 (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C.0~1 s内的加速度小于2~4 s内的加速度
D.0~2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9.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第2 s内的位移为12.5 m,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B.3:1
C.3:4D.4:3
10.
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t=5 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5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B.t=20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C.在5 s~15 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D.在10 s~15 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11.
一辆以12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s内行驶的距离为
A.12mB.14mC.18mD.10m
12.
从楼顶上每隔时间t掉下一个水滴,当第4个水滴开始下落时,第2个、第2个、第3个水滴离开楼顶的距离之比S1:S2:S3为 ( )  
A.9:4:1B.5:3:1C.4:2:1D.3:2:1
13.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
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
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
D.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导)相结合的方法
14.
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的落地速度比乙大D.甲、乙落地速度相同
15.
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2 m,那么阳台高度为(g=10m/s2):
A.12 m  B.18 mC.6 mD.10 m
16.
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B.重力、弹力
C.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滑动摩擦力
17.
以下关于物体受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离开手后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力作用
B.甲打乙一拳,乙感觉疼痛,而甲未感觉疼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对甲未施加力的作用
C.“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D.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18.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是由于桌面的微小形变产生的
C.轻绳和轻杆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绳和杆的方向
D.绳子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被拉物体的表面
19.
用手施加水平力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在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加大,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加大
B.压力减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减小
C.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D.不论对物体的压力改变与否,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总等于重力大小
20.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有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之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
21.
关于弹力,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互有弹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要接触
B.书放在桌面上,书先对桌面施加了压力,桌面对后对书有了支持力
C.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D.书放在桌面上,书对桌面施加了压力,是因为书的重力作用在桌面上
22.
两弹簧秤平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乙的一端系于墙上,两弹簧秤挂钩相连,当在甲的一端挂钩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拉甲时,则甲、乙两弹簧秤读数分别是 
A.100N,0B.100N,100N
C.0,100ND.200N,200N
23.
如图所示,斜面体以速度v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物体A放在斜面上,并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斜面对A的摩擦力、斜面对它沿速度方向的推力
B.重力、斜面对A的摩擦力、斜面对它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推力
24.
人用手竖直地握着啤酒瓶,始终保持静止,则(   )
A.手握瓶子的力越大,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B.往瓶子加水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将增大
C.手握瓶子的力大小等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
D.若手握瓶子的力大小为FN,手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N
25.
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球形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球心上
C.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力,其它部分不受力
D.物体悬挂静止不动,则物体的重心必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26.
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重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27.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B.C.D.
28.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29.
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乙)图中,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A.0、80N、45NB.80N、100N、45N
C.80N、80N、90ND.80N、100N、90N
30.
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若物体和传送带都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消失
D.若匀速向下传送货物,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
31.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4kg,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  )
A.10N, 向右
B.10N, 向左
C.30N, 向右
D.20N, 向左
32.
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受力是(  )
A.只受重力
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33.
如图所示,质量为kg的A球和质量为3kg的B球被轻绳连接后,挂在光滑的柱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OB=90°,则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  )
A.300
B.450
C.600
D.750
34.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F2都减小D.F1F2都增大
35.
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36.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 0,在这个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 0 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 0 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位置改变越来越慢
37.
在电梯内用弹簧秤测某物体的重力,在下列情况中,弹簧秤示数最小的是( )
A.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电梯以2.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电梯以3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2.选择题(共9题)

38.

(2012•金华)“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39.

(2012•金华)“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40.

(2012•金华)“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41.

小王与小陈两个玩骰子游戏,如果小王掷出的点数是偶数,则小王获胜,如果掷出的点数是3的倍数,则小陈获胜,那么这个游戏 {#blank#}1{#/blank#}(填“公平”或“不公平”)

42.

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湖北、内蒙古和陕西经济发展迅猛,被称为“金砖四省区”.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4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mathml#}2{#/mathml#} ,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 {#mathml#}AB·AF=2{#/mathml#} ,则 {#mathml#}AE·BF{#/mathml#} 的值是(   )

4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mathml#}2{#/mathml#} ,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 {#mathml#}AB·AF=2{#/mathml#} ,则 {#mathml#}AE·BF{#/mathml#} 的值是(   )

45.

据CCTV报道,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blank#}1{#/blank#} 造成的.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水的一个具体措施:{#blank#}2{#/blank#} 

46.(理)已知a>0且a≠1,若函数f (x) = loga(ax2 – x)在[3,4]是增函数,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

3.多选题(共1题)

47.
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旗杆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旗杆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4.填空题(共4题)

48.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加速度是________m/s2,经过最初18m的时间是__________ s。
49.
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整个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是10,则物体是从高_____处下落,下落时间为______.()
50.
如图所示 ,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若用外力水平压在重 的物体上时,物体沿墙面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若用外力水平压在该物体上,恰好使物体静止,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
51.
如图所示,重500N的人,用200N的力通过绳子和定滑轮拉一个静止在地面上重600N的物体,滑轮两边的绳子均在竖直方向,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_________N,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_________ N。

5.解答题(共12题)

52.
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有一辆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经时间t=1.5s停止,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为s=9m,若刹车后车的运动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汽车的刹车后的加速度有多大?试问这辆车是否违章?
5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1,3,5...等奇数秒内的加速度为2m/s2,在第2,4,6...偶数秒内以前一秒末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经过多少时间以后位移是36m?
54.
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10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两车是否会相撞(要写出判断过程)
(2)若不会相撞,经多少时间两车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55.
某校足球运动员李义在做发球训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 。求:
(1)若踢球的时间为0.2s,则李义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
(2)足球被踢出后沿草地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以足球被踢出时为计时起点,20s末足球距离发球点多远?
56.
站在六层楼的窗口,用一个石块和一只秒表,怎样粗略地测出窗口距离地面的高度h
(1)请简要写出做法和计算h的表达式。
(2)如果把石头换成空易拉罐,又该如何处理才能较好地完成这次测量?
57.
我们在电影或电视中经常可看到这样的惊险场面:一辆汽车从山顶直跌入山谷,为了拍摄重力为15 000 N的汽车从山崖上坠落的情景,电影导演通常用一辆模型汽车代替实际汽车.设模型汽车与实际汽车的大小比例为1/25,那么山崖也必须用1/25的比例来代替真实的山崖.设电影每1min放映的胶片张数是一定的.为了能把模型汽车坠落的情景放映的恰似拍摄实景一样,以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问: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电影摄影机第1 s拍摄的胶片数应是实景拍摄的几倍?
58.
如图所示,轻杆BC用细绳AB悬挂,杆与绳的全长AC= 9.4m,一同学在C点的正下方D点水平观察,CD距离为0.4m。由静止释放轻绳和轻杆,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细绳从他的眼前通过的时间为0.4s,且细绳下落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取g=10m/s2,求轻杆的长度为多少?
5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g=10 m/s2)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到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长到11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弹簧拉长到13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60.
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20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分别用70N和150N的水平向左的力推木箱,求二种情况下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61.
一个质量m=3kg的物体放在一长木板上,当木板一端抬起使它与水平方向成θ=30°时,物体正好可以沿板面匀速下滑。当木板水平放置时,用多大的水平拉力才能将物体拉动?(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62.
车厢中用细绳将质量m的球挂在车厢的光滑侧壁上,细绳与竖直侧壁成α角(已知tan α=0.5),如图所示,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向左行驶。当车厢以g/4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行驶时,车厢侧壁受到的压力设为FF是未知量)。求:

(1)当车厢侧壁受到的压力等于4F,说明车向左运动的情况是怎样的?
(2)当车厢以3g/4加速度向左加速行驶时,细绳的拉力多大?
63.
质量分别为5kg、10kg的重物A、B用一根最多只能承受120N拉力的细绳相连,现以拉力F使A、B一起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为使细绳不被拉断,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取g=10m/s2

6.实验题(共7题)

64.
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 AB=1.2cm,  AC=3.6cm,AD=7.2cm。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m/s,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m/s。
65.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下列方法不能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____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2)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 cm、3.55 cm、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6.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小车等器材研 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下图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装置图.该装置图中有3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某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为50Hz的电源。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0.012m,AC=0.036m,AD=0.072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 =___________m/s。 
6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_________(表格中数据每空1分).

(1)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_____________(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隔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车运动加速度a =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9.
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弹簧,其劲度系数也不同.某中学的探究学习小组从资料中查到: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材料和形状有关.该学习小组想研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原长的关系,现有ABCD四根材料和粗细完全相同仅长度不同的弹簧.
(1)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和理论推导,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甲同学认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能与弹簧原长成正比,乙同学认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能与弹簧原长成反比,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________(填序号).
A.分析与论证B.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C.猜想与假设D.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2)探究学习小组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g=10 m/s2)
 
原长
钩码质量
弹簧长度
弹簧伸长量x
弹簧劲度系数k
弹簧A
10.00 cm
0.3 kg
13.00 cm
3.00 cm
100 N/m
弹簧B
15.00 cm
0.1 kg
16.49 cm
1.49 cm
67.1 N/m
弹簧C
20.00 cm
0.2 kg
24.00 cm
 
 
弹簧D
30.00 cm
0.1 kg
32.99 cm
2.99 cm
33.4 N/m
 
请完成上表,从中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1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10.00N,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_______N;
(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
(3)实验次数5中监测到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以上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7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12道)

    实验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