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调研(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2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7

1.单选题(共7题)

1.
小明乘坐的G31列车,早上08:30从“北京南”出发,行驶1279公里后,于下午13:31到达“杭州东”,总耗时5时零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8:30表示时间
B.1279公里表示位移
C.G31列车在整个行程中可视为质点
D.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
B.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一定减小
C.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一定逐渐变大
D.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一定增加
3.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标量的有(  )
A.位移、力、加速度、速度B.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
C.密度、时间、质量、路程D.重力、路程、时间、速度
4.
一辆公交车以18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进站时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经过6s后,公交车行驶的位移是(    )
A.12.5mB.18mC.12mD.36m
5.
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甲、乙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终甲比乙先落地
B.未落地前,甲加速度是乙加速度的5倍
C.未落地前,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未落地前,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6.
如图所示某物体给它一个初速度后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则在向上滑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7.
图示为某同学课桌上整齐摆放的一堆书,中间夹了一本物理课本,其他书对物理课本的压力为10N,已知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为了将物理课本水平抽出,该同学提供的拉力至少为(   )
A.2.5NB.5NC.10ND.15N

2.选择题(共2题)

3.多选题(共4题)

10.
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一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而木箱仍保持静止不动,则在这个过程中(  )
A.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始终为零B.木箱所受合力始终为零
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D.木箱所受合力随F增大而减小
11.
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A.4N,5N,9NB.6N,1N,8N
C.3N,5N,3ND.3N,2N,9N
1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D.物体受到摩擦力,则一定也受到了弹力
13.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解答题(共3题)

14.
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竖直无初速度跳下,他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3s后打开伞,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g取,则: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多少?
(2)飞机距离地面多高?
15.
在倾角α=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 N的光滑圆球,如图11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和对挡板的压力大小.   
16.
如图所示,木箱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箱质量为m=3.8kg,恒力F与水平方向成37°角,木箱运动的速度为v0=2m/s,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cos37°=0.8,sin37°=0.6,取

(1)求拉力F的大小;
(2)撤去拉力F后,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求撤去力F后木箱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

5.实验题(共2题)

17.
(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下列器材中必须要用的是(多选)_______
A.B.C.D.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通过细绳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N;图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