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
B.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C.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
D.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3.
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
B.若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
C.若物体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其中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 m/s |
4.
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
5.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0.10m/s B. 100 m/s
C. 4.0m/s D. 0.40 m/s

A. 0.10m/s B. 100 m/s
C. 4.0m/s D. 0.40 m/s
6.
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有一位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10 s,前进了30 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1 m/s | B.1.5 m/s | C.3 m/s | D.6m/s |
8.
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
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 |
D.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 |
2.选择题- (共4题)
10.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A:B=1:2.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B的原子序数是①n+2 ②n+3 ③n+4 ④n+5 ⑤n+8 ⑥n﹣5 ⑦n﹣7 ⑧n﹣8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是( )
3.填空题- (共1题)
13.
在历史上关于重物和轻物坠落哪个快的问题,亚里斯多德和伽利略有不同的观点.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两端封闭的玻璃管称为“牛顿管”,将一个硬币和一根羽毛放在牛顿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如果在玻璃管中充满空气时,发现__________下落得更快. 将玻璃管抽真空后重做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这个实验结论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4.解答题- (共3题)
15.
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向做匀速运动,A在前,速度为VA=8 m/s,B在后速度为VB=16 m/s,当A、B两车相距x=20 m时,B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刹车后B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
16.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开始一段伞未张开,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后,则做匀减速运动。设运动员的初始高度为1500m,第一段的下落高度为500m,试求:
(1)张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大小
(2)要运动员充分安全地着地(即着地速度趋于零),第二阶段的合适加速度应是多大?
(1)张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大小
(2)要运动员充分安全地着地(即着地速度趋于零),第二阶段的合适加速度应是多大?
5.实验题- (共1题)
17.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测得AB=7.65 cm,BC=9.17 cm。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_____m/s2,它比真实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
B.它们都是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 |
C.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 |
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