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2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5

1.单选题(共5题)

1.
运动质点从原点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各时刻的位置和瞬时速度如表所列。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时间t/s
0
1
2
3
4
……
坐标x/m
0
2
4
6
8
……
速度
v/(m·s-1
0
1
2
3
4
……
 
A.质点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质点在第2.5s末的速度是2.5m/s
2.
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 11 m/s2 B. 5.0 m/s2 C. 1.4 m/s2 D. 0.6 m/s2
3.
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L,在处速度为v1,在处速度为v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作匀加速运动,则v1>v2
②若作匀减速运动,则v1<v2
③若作匀加速运动,则v1<v2
④若作匀减速运动,则v1>v2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  )
A.1∶1B.1∶2
C.1∶3D.1∶4
5.
以v0=2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2 s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 m/s2,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 )
A.10 mB.15 mC.20 mD.不会相碰

2.选择题(共4题)

6.

2014年9月中旬,我校举行了“学《弟子规》,做中华孝子”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7.

2014年9月中旬,我校举行了“学《弟子规》,做中华孝子”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8.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多选题(共3题)

10.
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开始计时时, 甲在最前, 丙在甲、乙之后
B.当t = t2时刻,甲、乙、丙相遇
C.甲停止运动时, 丙开始运动,丙的速度最大
D.在0—t2时间内,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丙的平均速度最小
11.
(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两物体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12.
某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1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3~4s内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
C.在0~1s内和3~4s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D.第2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

4.填空题(共1题)

1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解答题(共2题)

14.
我校高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水火箭,设水火箭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水火箭向下喷水过程中,水火箭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火箭从地面静止出发经过4 s到达离地面高40 m处时水恰好喷完,接着水火箭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最后落回到地面.设水火箭喷完水后的加速度大小为g=10 m/s2,求:
(1)水火箭加速时的加速度;
(2)恰好喷完水时水火箭的速度;
(3)水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4)水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到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15.
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 S内前进36 m,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最后一秒的位移。

6.实验题(共1题)

1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打下如图所示的纸带.如果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记为x1x2x3x4x5x6.

(1)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
(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g="9.7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9.8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中有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填“A”或“B”)更合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