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2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9

1.单选题(共7题)

1.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第2 s内的位移为12.5 m,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B.3:1
C.3:4D.4:3
2.
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地方,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 只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4.
一个质量为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该人在地球上的弹跳最大高度为。那么,他在月球上的弹跳最大高度约为(   )
A.1mB.5mC.3mD.0.2m
5.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B. 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 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 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
7.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在质量为的长木板上向左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

A. 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方向向右
D. 只要F足够大,木板就可能运动

2.选择题(共1题)

8.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9.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甚至可能为零
C. 加速度为正,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
D.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可能减小
10.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①和曲线②,由图可知(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在0到时间内a车的位移等于b车的位移
C.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的平均速度
D.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
11.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则(   )
A.小球的加速度
B.CD段的距离为30cm
C.B小球的速度
D.拍照时A小球上方还有2个小球
12.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小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解答题(共3题)

13.
一个以匀速竖直上升的氢气球,在某时刻从气球上掉下一个重物,已知重物掉下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0m,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来后,要经过多长时间返回地面?()
14.
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上面木块压在弹簧上(但不拴接),两弹簧与下面木块相连,下面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求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和上面木块移动的距离。(重力加速度为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
A.(g取10m/s2

(1)当拉力大小为5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为12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

5.实验题(共3题)

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答案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计算D、C、B各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图像_______,并根据图像求出a=________ 
17.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
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
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特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传感器同时缓慢向空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能求出空沙桶的重力
B.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可判断第50秒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