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50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单选题(共6题)

1.
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它们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一定是A质点的大
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同
C.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2.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6s内速度大小从V0=10m/s,增加到V=18m/s,通过的位移大小是x=90m,则这个物体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15m/s
B.16m/s
C.14m/s
D.无法确定
3.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就一定增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在增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时,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
5.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速度、时间、加速度
6.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2.多选题(共2题)

7.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3s的位移是6m
B.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C.3s末的速度为3.6m/s
D.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8.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B.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D. 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3.填空题(共2题)

9.
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秒打一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伏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伏特。
10.
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x和所用时间t满足方程2t2+5t=x由此可知这个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m/s2.

4.解答题(共4题)

11.
已知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第6s末的速度为9m/s,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该物体的初速度。
12.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
(1)则质点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像。
(3)汽车的总位移是多少米?
13.
一重物从h=20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所花的时间。
(2)物体刚着地时的瞬间速度。
(3)物体落地前1秒与落地前2秒的位移之比。
14.
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5.实验题(共1题)

15.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在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

(1)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VE=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利用纸带求解小车加速度,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实验误差的表达式a=______,其数值为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