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2014年10月8日晚6时,红月亮现身夜空,月亮由盈变亏再变盈,完成了一次完美月全食,整个月全食过程约2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日晚6时”是时间间隔 |
B.“约2小时”是时刻 |
C.研究月全食时,可以把月亮当做质点 |
D.研究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可以把月球当做质点 |
2.
高空作业的电业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由静止从高处脱落,它在落到地面前1 s 内下落了 25 m,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则螺母在空中下落的总时间为( )
A.2s | B.3 s | C.4 s | D.5 s |
3.
扑克牌是魔术师常用的表演道具之一,总共54张,在某次表演中魔术师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则


A.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 |
B.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 |
C.第2张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
D.第54张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
4.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50N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25cm;改用大小为25N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35.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50N/m | B.125N/m | C.750N/m | D.41.7N/m![]() |
5.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缓慢增大 | B.F缓慢减小 | C.N不变 | D.N缓慢减小 |
6.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的大小将( )


A.一直变大 | B.一直变小 |
C.先变大后变小 | D.先变小后变大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5题)
10.
(多选)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
B.0—4s物体运动得越来越慢 |
C.4s—8s物体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
D.8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160m |
11.
(题文)(题文)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的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
B.如果刹车不失灵,不会追尾 |
C.在t=3s时恰好追尾 |
D.在t=5s时恰好追尾 |
1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
C.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
D.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13.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恒力F推着运料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恒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运料车和建筑工人的总重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工人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
B.运料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
C.建筑工人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
D.建筑工人和运料车对地面压力大小为![]() |
14.
运动员手持球拍托着兵乓球沿平直跑道匀加速跑动,设球拍和球的质量分别为M、m,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摩擦及空气阻力不计,则


A.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mgcosθ |
B.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Mgcosθ |
C.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tanθ |
D.若运动员的加速度大于gtanθ,球可能沿球拍向下运动 |
4.解答题- (共5题)
15.
某段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110km/h,一辆小车以90km/h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车完全停止,车行驶的距离;取110km/h≈30m/s)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车完全停止,车行驶的距离;取110km/h≈30m/s)
16.
如图所示,质量m1=50kg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质量
的物体A,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60°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取g=10m/s2,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17.
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
(4)物体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t.

(1)物体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
(4)物体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t.
19.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个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系于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斜面体和小球组成的装置可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要使小球对斜面恰无压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1;
(2)要使小球对细绳恰无拉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2。

(1)要使小球对斜面恰无压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1;
(2)要使小球对细绳恰无拉力时斜面体运动的加速度a2。
5.实验题- (共3题)
20.
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 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1.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 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______同学所得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______同学所得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22.
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他想用砝码桶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他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①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滑块和滑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

(2)另有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1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进行第①方面的措施、但满足第②方面的要求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图线。设甲、乙用的滑块质量分别为 m甲、m乙,甲、乙用的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m乙, μ甲______μ乙。(均填“>”、“<”或“=”)
(1)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他想用砝码桶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他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①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滑块和滑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

(2)另有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1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进行第①方面的措施、但满足第②方面的要求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图线。设甲、乙用的滑块质量分别为 m甲、m乙,甲、乙用的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m乙, μ甲______μ乙。(均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