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49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4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槽,A、C等高,B为圆槽最低点,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静止释放,从A点切入圆槽,刚好能运动至C点。设球在AB段和BC段运动过程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1、I2,则( )

A.  I1>I2    B.  t1=t2    C.  t1>t2    D.  I1=I2
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
A.B.C.D.
3.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二者运动的图像均为直线,如图,已知两物体在末相遇,则关于它们在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
C.时刻,a在b前方远处
D.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4.
关于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外力的冲量为零,物体的动量的增量一定为零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动量一定不断变化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物体动能的增量一定为零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不断变化

2.多选题(共3题)

5.
密度均匀的某球形行星对其周围物体的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用表示,物体到行星表面的距离用表示,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及引力常量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该行星的半径
B.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C.该行星的质址
D.该行星同步卫星离行星表面的高度
6.
如图所示,一直角三角形处于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A=90°,∠B=30°,AC长为L,已知A点的电势为(>0),B点的电势为2,C点的电势为0。一带电的粒子从C点以v0的速度出发,方向如图所示(与AC边成60°)。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指向C
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C.若粒子能击中图中的A点,则该粒子的比荷为
D.只要粒子的速度大小合适,就可能击中图中的B点
7.
如图(1)所示,在两平行的金属板间加上如图(2)所示的电压。在内,一点电荷在两极板间处于静止状态,时电荷仍运动且未与极板接触,则在内,点电荷(g取10m/s2)( )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末速度大小为10m/s
C.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末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大小为5m/s2

3.解答题(共1题)

8.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传送带足够长);
(3)物体第一次通过传送带返回A点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9.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桶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改变砂桶中砂子的多少,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
A.M=200g,m=10g、15g、20g、25g、30g、35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35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