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市大成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9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单选题(共6题)

1.
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
C.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比
D.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2.
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所示位置,经过6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B.C.D.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
4.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N/kg)(   )
A.10 N,向右B.10 N,向左
C.20 N,向右D.20 N,向左
5.
图示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杆,重力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受力的关系是 
A.B.C.D.
6.
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的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的半圆形碗连接质量分别为m2和m3的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则m1、m2和m3的比值为(  )
A.1:2:3
B.2:1:1
C.2::1
D.2:1:

2.选择题(共3题)

7.168O、188O、O2-、O2、O3是:( )
8.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9.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3.多选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三段绳子悬挂一物体,开始时OAO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现使O点保持不动,把OB绳子的悬点移到竖直墙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的C点,在移动过程中,则关于OAOB绳拉力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OA绳上的拉力一直在增大
B.OA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OB绳上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最终比开始时拉力大
D.OB绳上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和开始时相等
11.
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与研究,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根据“用力推车,车子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这一现象,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推车问题”时,只强调了推力,而忽视了摩擦力的作用,因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
如图,质量均为m的环A与球B用一轻质细绳相连,环A套在水平细杆上,设有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球B上,使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大于杆对A环的支持力
B.B球受到的水平恒力大于mg
C.若水平细杆光滑,则加速度等于g
D.若水平细杆粗糙,则动摩擦因数小于

4.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斜面的倾角求:

(1)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4.
如图所示,物块A悬挂在绳POPC的结点上,PO偏离竖直方向37°角,PC水平,且经光滑定滑轮与木块B相连,连接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已知A质量MA=0.8kg,B质量MB=2kg,木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

求:(1)绳PO的拉力大小;
(2)木块B与水平面间的弹力和摩擦力大小.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长度为L=1m的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小木块与长木板上表面之间、小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而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现用水平恒力F拉木板(g取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将长木板M从小木块与地面之间抽出,拉力F至少应为多少?   
(2)若开始时,用F=30N的水平力作用在M上,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m与长木板M分离?
(3)若保持F=30N的水平恒力一直作用在M上,求从开始运动到3s时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左端相距多远?(木板厚度不计)

5.实验题(共2题)

16.
某同学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
(1)实验记录纸如图乙所示,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O 点为结点的位置,拉力  的方向分别过  和  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  的方向过 的大小如弹簧测力计所示,______ 已知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正确是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同一次实验中只要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结点O点的位置可以变动
D.橡皮条应该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3)请在答题纸上作出  和 的合力标度已给出;并求出合力______ N
17.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

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