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
C.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考系 |
D.第4 s末和第5 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二者对应同一点 |
2.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 |
B.物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 |
C.物体的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 |
D.物体的速度变大,而位移在减小 |
3.
如图,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1N和7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地面对 A物体的支持力和弹簧秤的读数为( )


A.4N,18N | B.5N,7N | C.0N,18N | D.4N,7N |
4.
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
6.
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较近,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
A.300 N | B.350 N | C.400 N | D.450 N |
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D.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仍可做曲线运动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输方拉对方的力 |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
C.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
D.用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2.多选题- (共5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运动的速度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若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且与其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10.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运动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
B.整个运动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
C.整个运动过程中,质点在D点所对应的位置离出发点最远 |
D.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5m |
11.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动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 |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
13.
如图所示,小球A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电荷量为Q,小球B用丝线悬挂,电荷量为+q,B偏转后两球距离为r,A、B均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带负电 |
B.B对A的作用力F大小为kQq /r2 |
C.减小B的电荷量,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 |
D.减小B的电荷量,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 |
3.解答题- (共3题)
14.
一辆汽车以v0=36km/h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3s内通过位移大小是x1=39m,求:(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在t2=2s时的速度大小v
(3)汽车在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大小x
(2)汽车在t2=2s时的速度大小v
(3)汽车在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大小x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 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然后用两根绳分别系在物块的A点和B点,A绳水平,B绳与水平面成37°,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1)逐渐增大B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A绳和B绳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将A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绳方向的情下,B绳的拉力应为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逐渐增大B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A绳和B绳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将A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绳方向的情下,B绳的拉力应为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
倾角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斜面长度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
,g取10m/s2)。求:

(1)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
(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压的大小与方向;
(3)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
(2)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压的大小与方向;
(3)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实验题- (共1题)
17.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法.
(2)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故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0.04秒,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二位数字)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法.
A.理想模型法 | B.比值定义法 | C.控制变量法 | D.等效替代法 |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