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在29届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同时参加了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举行的400m田径决赛,甲在第二道(田径赛场最内道为第一道),乙在第六道,终点线在两运动员起跑线的后方,则两人在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关系是( )
A.甲的位移大 |
B.乙的位移大 |
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
D.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 |
2.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平直的公路运动,它们的v-他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在t1时刻,甲和乙相遇 |
B.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C.在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
D.在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
3.
质量为 0.5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的底端后进入粗糙水平面滑行,直到静止,它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g⁄s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的倾角为60° |
B.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是5N |
C.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
D.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外力是2.5N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摩檫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弹力存在 |
B.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摩檫力存在 |
C.两个接触且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有摩檫力存在 |
D.两个接触且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檫力存在 |
5.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B.![]() | C.![]() | D.![]() |
6.
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速度之比为2∶1.设两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当两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 )
A.1∶2 | B.1∶1 | C.2∶1 | D.4∶1 |
7.
下列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一个分力 |
B.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 |
C.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 |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一个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8.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
9.
如图所示,质量M,中空为半球型的光滑凹槽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圆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 |
B.凹槽对小铁球的支持力为![]() |
C.系统的加速度为a= gtanα |
D.推力F= Mgtanα |
10.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速度可达几千米每秒.为保证返回舱安全着陆,在即将落地时要利用制动火箭使返回舱减速到某一安全值,在这段时间内( )
A.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
B.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
C.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大了 |
D.宇航员受到的重力与返回舱对他的支持力相等 |
1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t1时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再经过t2时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则t1:t2为( )
A.9:7 | B.7:9 | C.16:9 | D.9:16 |
2.选择题- (共8题)
3.解答题- (共2题)
20.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紧急情况,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
,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为
,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21.
长为L=1.5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以初速度v0从左端滑上长木板B,一段时间后A、B达到相同的速度v=0.4m/s,而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s=8.0cm后停下。已知物块A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取g="10" m/s2。

(1)求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求小物块A的初速度v0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求小物块滑上木板的最大初速度v0m

(1)求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求小物块A的初速度v0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求小物块滑上木板的最大初速度v0m
4.实验题- (共1题)
2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组装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好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上表所示。请你在右侧已建立的坐标系中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曲线。
(3)有另外两位同学通过测量,分别作出aF图象,如图(a) 、(b)中的A、B 线所示,试分析:
① A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组装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好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上表所示。请你在右侧已建立的坐标系中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曲线。
(3)有另外两位同学通过测量,分别作出aF图象,如图(a) 、(b)中的A、B 线所示,试分析:
① A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8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