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8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B.“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C.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其重心在体内的位置不变
2.
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D.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3.
关于力学知识和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同时着地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4.
如图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的拉力为mg/cosθ
B.绳子的拉力小于于mg
C.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
D.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
5.
如图所示,一只蚂蚁从半球体的底端缓慢地(速度可忽略不计)爬上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蚂蚁受到球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B.蚂蚁受到球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C.蚂蚁受到球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蚂蚁受到球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小
6.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两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所以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某个同学在小船上直接用手向后用力划船,这个力使船前进
D.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证明作用力可以大于反作用力
7.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
A.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B.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C.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改变了
D.参加赛跑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有惯性,停下来后就没有惯性了
8.
2011年7月20日,姚明宣布退役,9年NBA生涯让他成为世界一流中锋,给中国人争得了荣誉,也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姚明某次跳起投篮可分为下蹲、蹬地(加速上升)、离地上升、下落四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蹬地和离地上升两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过程中姚明都处于超重状态
B.两过程中姚明都处于失重状态
C.前过程为超重,后过程为失重
D.前过程为失重,后过程为超重

2.选择题(共2题)

9.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0.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多选题(共3题)

11.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1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t~3t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B置于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小球A、B之间通过一段压缩的轻弹簧连接,小球A通过细线系在斜面体的挡板M上,小球B与挡板N接触,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B与挡板N之间无挤压
B. 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零
C. 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A可能仍保持静止状态
D. 撤去挡板N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不一定变化

4.解答题(共4题)

14.
从离地面一定高度处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经5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释放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2)下落至整个高度的中点处的速度?
(3)下落全程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
15.
如图,接触面均光滑,球处于静止,球的重力为G=40N,斜面倾角θ=37°(cos.37°=0.8,sin37°=0.6)求:

(1)球对斜面的压力;
(2)球对竖直挡板的压力。
16.
如图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5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到水平面上(在经过斜面与水平面的连接处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0.3,斜面倾角为37°(g=10m/s2,sin37°=0.6,cos37°=0.80),求:

(1)物体在斜面上以及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
(2)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
(3)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雪橇和货物在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通过位移0.5m速度由0.6m/s均匀地减至0.4m/s。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作用力F的大小。(sin37°="0.6,cos37°=0.8" )

5.实验题(共2题)

18.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19.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本小题计算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如图所示是甲同学在校园实验室按照图甲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计数点为1、2、3、4、5、6、7,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S1="1.42cm" ,S2="1.91cm" ,S3="2.40cm" ,S4="2.91cm" ,S5="3.43cm" ,S6=3.92cm.
填空: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2=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 m/s2.


(2)乙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a-F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
B.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
C.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D.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