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A.研究运动员平均时速时,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 |
B.出发后前2小时内与第2小时内是指同一段时间 |
C.不同观众观察同一名运动员的运动,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
D.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全马”42.195公里指的就是位移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
C.平均速度大 |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
A.M、N间的距离为![]() |
B.物体经过M、N中点时的速度为![]() |
C.物体经过M、N所用的时间为![]() |
D.物体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 |
A.路程为20m | B.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竖直向上 |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 D.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 |

A. 斜面体B受到地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B. A对B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下
C. 由于滑块A沿斜面向下滑动,故B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D. 若在A的上表面再放一重物,A就会加速下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A.斜面体对![]() |
B.物体![]() |
C.地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

A.F1、F2均不变 |
B.F1、F2均增大 |
C.F1减小,F2增大 |
D.F1、F2均减小 |
A.只有弹簧才可以产生弹力 |
B.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的形变程度越大,它们之间的弹力越小 |
C.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轻与重 |
D.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大小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选择题- (共6题)
选项 | 鉴定对象 | 试剂 | 产生颜色 | 水浴加热 | 生物材料 |
A | 淀粉 | 碘液 | 蓝色 | 无 | 马铃薯 |
B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需要 | 甘蔗的茎 |
C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不需要 | 豆浆 |
D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不需要 | 花生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blank#}1{#/blank#},{#blank#}2{#/blank#}。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后值倾覆,{#blank#}3{#/blank#},{#blank#}4{#/blank#},二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blank#}5{#/blank#}?{#blank#}6{#/blank#}。《次北固山下》
④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怀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借落花等意象表明作者心志的两句诗是“{#blank#}9{#/blank#},{#blank#}10{#/blank#}”。
⑤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blank#}11{#/blank#},{#blank#}12{#/blank#}”写出了戍边战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blank#}1{#/blank#},{#blank#}2{#/blank#}。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后值倾覆,{#blank#}3{#/blank#},{#blank#}4{#/blank#},二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blank#}5{#/blank#}?{#blank#}6{#/blank#}。《次北固山下》
④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怀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借落花等意象表明作者心志的两句诗是“{#blank#}9{#/blank#},{#blank#}10{#/blank#}”。
⑤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blank#}11{#/blank#},{#blank#}12{#/blank#}”写出了戍边战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3.多选题- (共3题)

A.阿标是① | B.阿标是③ | C.晓东是② | D.晓东是④ |
A.物体相互接触且相对静止时,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
B.两物体间若存在摩擦力,则此两物体间也同时存在弹力 |
C.一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
D.滑动摩擦力总小于静摩擦力 |

A.第1 s末和第4 s末速度都是8 m/s |
B.第1 s内加速运动,第2、3 s内减速运动,第3 s末回到出发点 |
C.第3 s末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不变 |
D.第3 s末速度为零,且此时开始改变运动方向 |
4.解答题- (共3题)
(1)空降特战兵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2)空降特战兵从出机舱到着地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⑴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⑵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3)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细绳套、刻度尺、三角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下面的措施中,哪些是不利于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精度( )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力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平行贴近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长,描出细绳拉力方向时,要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描点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