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8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5

1.单选题(共9题)

1.
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运动员与球接触时间为0.1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
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
2.
两物体AB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0~4 s内AB的位移相同
C.t="4" s时,AB的速度相同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
3.
如图所示,m=1.0kg的小滑块以v0=4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37°的斜面AB的底端A滑上斜面,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2,sin" 37°=0.6.若从滑块滑上斜面起,经0.8s滑块正好通过B点,则AB之间的距离为( )
A.0 mB.0.76 m
C.0.64 mD.0.16 m
4.
加一水平恒力 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对两物体间绳上的张力,正确的说法是(   )
A.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B.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C.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
D.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
5.
如图所示,A和B两个小球,A的质量m、B质量2m,由细线相连,再用轻质弹簧悬挂起来,在A、B间细线烧断后的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是()
A.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方向都竖直向下
B.A的加速度为零,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C.A的加速度大小为2g、竖直向上, 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D.A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6.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前2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第3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完全失重
C.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D.前2 s内与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相同
7.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的速度为v,那么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
A.B.C.D.
8.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所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9.
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选择题(共2题)

10.数列{an}满足a1=1,an=2(an1+an2+…+a1)(n>1),则a6=(  )
11.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5题)

12.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面某一位置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13.
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A.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B.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D.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14.
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15.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斜面的倾角
B.加速度从2m/s2增加到6m/s2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C.物体的质量
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16.
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4.填空题(共1题)

17.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的条件下:

(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
(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________、弹簧秤b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解答题(共4题)

18.
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码头、机场和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的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将一质量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小题1】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小题2】将该行李从A端传送到B端,传送带消耗的电能?
【小题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以最短时间传送到B处时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19.
如图(a)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而开始运动,前8s内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g取10m/s

求:(l)在图(c)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在前8s内的v-t图象(要有过程分析)
(2)前8s内物体的位移。
20.
如图所示,质量为mA=0.4kg的物体A与质量为mB=2kg的物体B叠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B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运动,已知A、B总保持相对静止,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g取10N/kg)

(1).若整个装置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且AB恰好没有相对滑动.则:此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拉力F为多少?
(2).若整个装置沿着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A、B恰好没有相对滑动,此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拉力大小为多少?
21.
质量m=1kg的滑块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木板长L=75c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试求:

(1)用水平力F0拉小滑块,使小滑块与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动,力F0的   最大值应为多少?
(2)用水平恒力F拉小滑块向木板的右端运动,在t=0.5s内使滑块从木板右端滑出,力F应为多大?

6.实验题(共1题)

2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1 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

(1) 图 2 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0、1、2、3、4 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2)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3)某组同学由实验得出数据,画出的 a-的关系图线,如图 3 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 F =(_______)    N。当小车的质量为 5kg 时,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