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8题)
1.
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
C.交通事故发生时,相互碰撞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
D.在某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
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
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 |
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 |
3.
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自由滑行.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m,滑行的时间为5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A.3km/h | B.3m/s | C.6km/h | D.6m/s |
4.
一根一端封闭,另一端装有阀门的玻璃管,内有纸片、羽毛、金属片.用抽气机把管内的空气几乎抽尽,再把玻璃管倒过来(如图所示).观察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纸片下落最快 |
B.羽毛下落最快 |
C.金属片下落最快 |
D.三者下落一样快 |
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 )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 B.描下O点位置、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及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 D.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7.
如图所示,A为一放在竖直轻弹簧上的小球,在竖直向下恒力F的作用下,弹簧被压缩到B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现突然撤去力F,小球将向上弹起直至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


A.小球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小球速度恰减为零 |
C.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D.小球机械能逐渐增大 |
8.
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C.本实验中应满足m远小于M的条件 |
D.在用图象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时,应作a-M图象 |
10.
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按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某同学骑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以恒定速率v转弯,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转弯的路径近似看成一段圆弧,圆弧半径为R,人和车作为一个整体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为
A.![]() | B.![]() | C.![]() | D.![]() |
11.
如图所示,运动员将垒球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垒球从出手到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垒球具有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保持不变 |
B.机械能一定大于零 |
C.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
D.重力势能一定大于零 |
12.
如图所示在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以相同方向水平抛出甲乙两小球.已知两球在空中某处相遇,则甲乙两球()


A.同时抛出,抛出时乙速度较大 |
B.同时抛出,抛出时甲速度较大 |
C.甲先抛出,抛出时乙速度较大 |
D.甲先抛出,抛出时甲速度较大 |
13.
我国于2010年3月5日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九号”,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该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
A.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 B.只与卫星的质量有关 |
C.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有关 | D.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无关 |
14.
把一根弹簧平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使一端固定.把一个质量为1kg的滑块放在弹簧另一端,用力水平推动滑块使弹簧压缩.当把滑块由静止释放后,经过0.5s弹簧把滑块以10m/s的速度水平弹出去,在这段时间内弹簧对滑块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
A.20W | B.200W |
C.100W | D.25W |
16.
真空中,两点电荷A、B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为等量同种电荷
B. O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C. O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电场强度小
D. O点与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A. A、B为等量同种电荷
B. O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C. O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电场强度小
D. O点与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17.
如图所示,在水平直导线正下方,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现给直导线通以向右的恒定电流,不计其他磁场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保持不动 |
B.小磁针的N 极将向下转动 |
C.小磁针的N 极将垂直于纸面向外转动 |
D.小磁针的N 极将垂直于纸面向里转动 |
2.选择题- (共3题)
20.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21.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3.多选题- (共2题)
23.
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
B.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 |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
D.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
4.填空题- (共1题)
24.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长为5 cm的导线和磁场垂直,当导线通过的电流是2 A时,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是0.1 N,那么磁感应强度B=________ T;现将导线长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通过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磁感应强度B=________ T.
5.解答题- (共3题)
25.
滑雪运动员从斜面倾斜角为θ=37°的斜坡顶端由静止滑下,已知斜坡长为L=90m,运动员滑到底端用时t=6s,求:(已知sin37°=0.6,cos37°=0.8)
(1)下滑加速度a的大小;
(2)滑到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
(3)滑雪板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素μ.
(1)下滑加速度a的大小;
(2)滑到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
(3)滑雪板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素μ.
26.
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的距离为1m,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0.4m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一个质量为lkg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现从距BC的高度为h=0.6m处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进入管口C端时,它对上管壁有
的作用力,通过CD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0.5J.取重力加速度g=10m/s².求: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BC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改变高度h且BC段光滑,试通过计算探究小球压缩弹簧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与高度h的关系,并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粗略做出
-h的图象,并标出纵轴的截距。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BC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改变高度h且BC段光滑,试通过计算探究小球压缩弹簧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27.
如图所示,质量m为70 kg的运动员以10 m/s的初速度v0,从高为10 m的滑雪场A点沿斜坡自由滑下,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以B点所在的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g取10 m/s2。求:

⑴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
⑵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⑶若运动员继续沿右侧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⑴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
⑵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⑶若运动员继续沿右侧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6.实验题- (共1题)
28.
(1)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2)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A.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2)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