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1.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速度哪个是指平均速度
A.一辆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约为100km/h |
B.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20km/h |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
D.刘翔以9.4m/s的速度冲刺 |
2.
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2(R+r),π(R+r) |
B.2(R+r)向东,2πR向东 |
C.2π(R+r)向东,2π(R+r) |
D.2(R+r)向东,π(R+r) |
4.
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科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千米,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月球上没有空气),如图所示,出现的现象是( )


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 |
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
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9.8m/s2 |
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 |
5.
如图,m=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取10m/s2)


A.0 |
B.4m/s2,水平向左 |
C.2m/s2,水平向左 |
D.4m/s2,水平向右 |
7.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用手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却没有推动,这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太大 |
B.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这说明物体运动越快惯性越大 |
C.投出的篮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物体受到惯性力作用 |
D.把一物体搬到月球上,惯性不变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学生把乙学生推倒,说明乙学生受到的力大 |
B.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跳高运动员,跳高时运动员蹬地的力小于地面对它的作用力 |
D.玻璃杯掉到地面上打破时,地面对玻璃杯的作用力等于玻璃杯对地面的作用力 |
9.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
B.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加速度 |
C.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
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 |
10.
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
B.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
C.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线段依次将各点连接起来 |
D.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M图象 |
11.
如图所示,一条小船过河,河水流速vl=3米/秒,船在静水中速度v2=4米/秒,船头方向与河岸垂直,关于小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大小是7米/秒 |
B.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大小是5米/秒 |
C.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大小是1 米/秒 |
D.小船的实际运动轨迹与河岸垂直 |
12.
如图所示,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P、Q两点均绕地球自转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P、Q两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
B.P、Q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
C.P点的角速度比Q点的角速度大 |
D.P点的线速度比Q点的线速度大 |
13.
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也减小一半 |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 |
14.
如图,一物体从A点沿光滑面AB与AC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与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
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同 |
C.沿AB面和AC面运动重力做功不等 |
D.沿AB面和AC面运动弹力做功不等 |
2.选择题- (共2题)
3.解答题- (共3题)
23.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一个沿水平方向的恒力F=12N作用在这个物体上,(g取10m/s2)
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开始运动后3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S的大小是多少?
(3)开始运动后3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

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开始运动后3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S的大小是多少?
(3)开始运动后3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
24.
如图,水平轨道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P点。现用一质量m=0.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与弹簧没有连接))将弹簧压缩后释放,物块经过P时的速度vP=4m/s,经过水平轨道右端Q点后恰好沿R=0.4m的半圆轨道的切线进入竖直固定的圆轨道,最后物块经轨道最低点A抛出后落到B点。若P到Q的长度L=1.75m,物块与水平轨道PQ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其他摩擦不计,A到B的竖直高度h=0.8m,g=10m/s2.

(1)求弹簧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EP
(2)求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vQ
(3)判断物块经过Q点后能否沿圆周轨道运动
(4)求物块从A点水平抛出后的射程x.

(1)求弹簧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EP
(2)求物块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vQ
(3)判断物块经过Q点后能否沿圆周轨道运动
(4)求物块从A点水平抛出后的射程x.
25.
某水上游乐场举办了一场趣味水上比赛。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参赛者(可视为质点),在河岸上A点紧握一根长L=5.0m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系在距离水面高H=10.0m的O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C点是位于O点正下方水面上的一点,距离C点x=4.8m处的D点固定着一只救生圈,O、A、B、C、D各点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若参赛者抓紧绳端点,从台阶上A点沿垂直于轻绳斜向下以一定的初速度跃出,当摆到O点正下方的B点时松开手,此后恰能落在救生圈内。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运动员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vB
(2)运动员从台阶上A点跃出时的动能EkA

(1)运动员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vB
(2)运动员从台阶上A点跃出时的动能EkA
4.实验题- (共1题)
26.
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
(2)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钩码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 _________图象(选填“
或“
”).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钩码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 _________图象(选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