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7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6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C.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
D.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2.
在有雾霾的早晨,一辆小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5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司机紧急刹车后小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前1.5 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3 s末小汽车的速度会减到12.5 m/s
B.在t=3.5 s时两车会相撞
C.两车会相撞
D.两车最近距离为20 m
3.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 m,|BC|=3 m.若物体通过AB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   )
A.m
B.3m
C.m
D.m
4.
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5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第10 s内的位移大小为1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为0
B.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该质点在第20 s内的位移大小为20 m
D.该质点在前10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5.
在地球物理学领域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差值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一小球又落到O点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可求得g等于
A.B.C.D.
6.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声速为340 m/s,则(  )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 m
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 m
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7.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
8.
如图所示,物体在F=10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µ=0.2,物体质量m=5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m/s2)(  )
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

2.选择题(共2题)

9.如图,半径为5的⊙P与y轴交于点M(0,﹣4),N(0,﹣10),点P的坐标为{#blank#}1{#/blank#}

10.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1.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S2(S2S1).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12.
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 s内位移是1.6 m,随后4 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 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 m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 s
13.
如下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AB间可能无弹力作用的是(   )
A.
B.
C.
D.
14.
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压向光滑的竖直墙壁,如图所示,a处
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受的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的摩擦力有二个
B.a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
C.a受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D.a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4.解答题(共3题)

15.
高速公路上有行车道和超车道,一轿车和一货车在行车道上均以vo="2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当二者间距为△S1="30m" 时轿车做好了超车准备。已知货车长I1=20m,轿车长I2=5m,超车时,轿车首先变道到超车道同时加速,为保证行车安全,轿车超过货车后,二者间距达到 后才能变回行车道,完成超车,轿车加速过程可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轿车最大速度Vm=30m/s,以轿车开始超车为计时起点,轿车司机发现在t="7.5s" 末轿车和货车车头平齐,此时轿车已达最大速度,不计变道时间,则:
(1) 轿车匀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大?
(2) 轿车完成超车的过程中通过的总位移是多大?
16.
为方便儿童上学,很多学校都配备了校车专门接送儿童上学,某次接送时,孩子上车后,校车从接送点沿直线开往学校。它从静止开始以1.5m/s加速度匀加速行驶,8S后开始匀速行驶,经一段时间后司机刹车,校车做匀减速运动,恰好在校门口停下,已知刹车过程中校车的位移是匀加速启动过程位移的1.5倍,匀速运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求:(1)校车运动的总时间?
(2) 全程的平均速度(保留2 位小数)?
17.
如下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一起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 N,求铁块的质量M.(取g=10 m/s2).

5.实验题(共3题)

18.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研究金属球下落加速度的大小.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金属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

(1)金属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利用图线的斜率k和金属球的直径d求出金属球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9.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通过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文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毎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判断(____)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
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
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20.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t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

(1)t=0.4 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________.
(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________.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