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根据你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因此每秒钟速率的增量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的大小 |
B.枪膛中的子弹的加速度约为105m/s2,射出的速度可达1 000 m/s左右,所以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就越大 |
C.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加速度大,汽车速度变化快,启动性能好 |
D.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则物体的运动方向也保持不变 |
2.
校运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 |
B.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 |
C.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 |
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
5.
飞船返回地球时,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靠近地面时会放出降落伞进行减速.若返回舱离地面5 km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50 m/s,要使返回舱最安全、最理想着陆,则放出降落伞后返回舱应获得的加速度及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与返回舱重力的比值分别为(设放出降落伞后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竖直向下为正方向,g取10 m/s)
A.-6.25 m/s2 1.625 |
B.-2 m/s2 1.2 |
C.-4 m/s2 1.4 |
D.-8 m/s2 1.8 |
2.多选题- (共4题)
7.
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有恒定的速率时,其速度仍可能有变化 |
B.物体有恒定的速度时,其速率仍可能有变化 |
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
D.物体具有沿x轴正向速度时,可能有沿y轴负方向的加速度 |
8.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μ1=0,μ2=0 |
B.可能μ1≠0,μ2≠0 |
C.可能μ1≠0,μ2=0 |
D.一定有μ1=0,μ2≠0 |
9.
如图,一个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有a、b、c三点,已知Oc=Oa,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
B.a、b、c三点的角速度相同 |
C.c点的线速度大小是a点线速度大小的2倍 |
D.a、b、c三点的运动周期相同 |
10.
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
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
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大 |
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
3.解答题- (共3题)
13.
质量m=20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 N.现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推力,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测出物体在运动后10 s末的速度为8 m/s,求水平推力的大小.
4.实验题- (共2题)
14.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法一由g1=
,g2=
, g5=
,取平均值
=8.667 m/s2;
法二由g1=
,g2=
,g3=
,取平均值
=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和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一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选填“一”或“二”)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法一由g1=




法二由g1=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和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一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选填“一”或“二”)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选填“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15.
实验小组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利用刻度尺已经测量得到x1=1.20 cm,x2=1.60 cm,x3=1.98 cm,x4=2.38 cm,x5=2.79 cm,x6=3.18 cm.

(1)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判断该实验小组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什么?__________
(2)计算运动物体在B、C、D、E、F各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作出v-t图象____________,并由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判断该实验小组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什么?__________
(2)计算运动物体在B、C、D、E、F各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作出v-t图象____________,并由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