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关于物理量,物理量单位,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
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焦耳. |
C.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 |
D.物理量是标量的,一定没有方向 |
3.
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 )
A.t0 | B.2(![]() | C.(![]() | D.(2![]() |
5.
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密封的、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了一支卫生香,则车里乘客看到卫生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应是( )
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
C.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
D.无法确定 |
6.
如图所示,小李同学站在升降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小李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为55kg.g取10m/s2,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重计对小李的支持力大于小李对体重计的压力 |
B.体重计对小李的支持力等于小李的重力 |
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竖直向上 |
D.电梯一定竖直向上运动 |
7.
图为吊扇的简易结构图,吊扇工作时是通过吊扇上的转盘转动而带动扇叶转动来工作的.A、B是转盘上的两点,它们到转盘中心O的距离rA<rB.扇叶转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周期不等 |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
C.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
8.
如图所示,水平圆盘可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静置于水平圆盘的同一直径上.A距竖直轴2L,用长恰为3L的轻绳连接,(轻绳不可伸长).现使圆盘绕轴匀速转动,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 )


A.A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指向圆心 |
B.B物体所受摩擦力一定指向圆心 |
C.A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背离圆心 |
D.B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背离圆心 |
9.
在云南省某些地方到现在还要依靠滑铁索过江,若把这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水平面内,A、B间的距离为L=80 m,铁索的最低点离A、B连线的垂直距离为H=8 m,若把铁索看做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52 kg的人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10 m/s,那么( )


A.人在整个铁索上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
B.可求得铁索的圆弧半径为100 m |
C.人在滑到最低点时,滑轮对铁索的压力为570 N |
D.人在滑到最低点时,滑轮对铁索的压力为50 N |
10.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舟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的水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
B.水滴处于平衡状态 |
C.水滴处于超重状态 |
D.水滴处于失重状态 |
2.选择题- (共2题)
1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12.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3.多选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传动.将一物体轻轻放在皮带左端,以v、a、F、x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位移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5.
“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已知“天宫一号”绕地球的运动可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90分钟.关于“天宫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离地面的高度一定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小 |
B.“天宫一号”的线速度一定比静止于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小 |
C.“天宫一号”的角速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的16倍 |
D.当宇航员站立于“天宫一号”内不动时,他所受的合力为零 |
4.解答题- (共4题)
16.
如图是一辆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大?火车在3小时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80 km用多长时间?

17.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 m,求物体由A到B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时的速度.

18.
某人在以加速度a=2 m/s2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m1=75 kg的物体,则此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多大质量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50 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是多大?(g取10 m/s2)
19.
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1)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5.实验题- (共2题)
20.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要使两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请选择合适的标度在如下图方框中作图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要使两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
A.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

2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多选)
A.天平(附砝码) B.秒表 C.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和纸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正确的做法是____。
A.小车放在木板上,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放在木板上,挂上砂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砂桶的作用下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为某次实验纸带,在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S1=0.55 cm,S2=0.94 cm,S3=1.35 cm,S4=1.76 cm,S5=2.15 cm,S6=2.54 cm。

①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 s;
②计数点“6”和“7”的位移S7比较接近于____________(填“A、B、C、D”序号)
A.2.76 cm B.2.85 cm C.2.96 cm D.3.03 cm
③打下“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3=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某小组在研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像,如图(甲),然后由图像直接得出a与M成反比。乙同学认为应该继续验证a与其质量倒数1/M是否成正比,并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1/M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_______同学(选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

(6)另一小组在研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所示。发现图像既不过原点,末端又发生了弯曲,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大,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C.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小车质量较大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多选)
A.天平(附砝码) B.秒表 C.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和纸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正确的做法是____。
A.小车放在木板上,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放在木板上,挂上砂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砂桶的作用下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为某次实验纸带,在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S1=0.55 cm,S2=0.94 cm,S3=1.35 cm,S4=1.76 cm,S5=2.15 cm,S6=2.54 cm。

①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 s;
②计数点“6”和“7”的位移S7比较接近于____________(填“A、B、C、D”序号)
A.2.76 cm B.2.85 cm C.2.96 cm D.3.03 cm
③打下“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3=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某小组在研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像,如图(甲),然后由图像直接得出a与M成反比。乙同学认为应该继续验证a与其质量倒数1/M是否成正比,并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1/M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_______同学(选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

(6)另一小组在研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所示。发现图像既不过原点,末端又发生了弯曲,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大,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C.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小车质量较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