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
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
C.瞬时速度,其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
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一定也很大 |
B.物体的速度变化时,加速度一定也变化 |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不变时,速度方向可能也不变 |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可能相反 |
3.
在六十周年国庆盛典上,游行的队伍和彩车依次从天安门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向西为正方向,以长安街中心为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km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km处。这辆彩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 )
A.3km,2km | B.-3km,2km | C.3km,-2km | D.-3km,-2km |
5.
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
B.合外力不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等于零 |
C.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
D.合外力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越大 |
6.
某人用手竖直向上提着一只行李箱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李箱的重力与行李箱对人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B.行李箱的重力与人手对行李箱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C.行李箱的重力与行李箱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
D.行李箱的重力与人手对行李箱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7.
如图所示,有A、B两物体,
,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在它们下滑的过程中( )



A.它们的加速度a=gsinθ |
B.它们的加速度a<gsinθ |
C.细绳的张力FT≠0 |
D.细绳的张力FT=![]() |
8.
如图所示,狗拉着雪橇在雪道上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


A.若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 |
B.若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平衡 |
C.若减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小于雪橇拉狗的力 |
D.无论怎样行驶,狗拉雪橇的力的大小都等于雪橇拉狗的力的大小 |
2.选择题- (共3题)
10.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其坡度为i=1: ,山坡坡面上E点处有一休息亭,测得假山坡脚C与楼房水平距离BC=25米,与亭子距离CE=20米,小丽从楼房顶测得E点的俯角为45°,求楼房AB的高.(注: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
12.若给一个正方体的八个顶点染色,要求相邻的两个顶点(即同一条棱的两个端点)颜色不能相同,则至少需要{#blank#}1{#/blank#}种颜色;现有5种不同的颜色,要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涂色,要求相邻的两个面不能用同一种颜色,则共有{#blank#}2{#/blank#}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3.多选题- (共5题)
13.
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 |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
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
14.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内通过的位移是7 m,则( )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
B.物体的加速度是4 m/s2 |
C.4 s末的速度是7 m/s |
D.前4 s内的位移是16 m |
15.
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后,便以此速度作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μ与a之间一定满足关系μ<![]() |
B.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 |
C.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 |
D.黑色痕迹的长度为![]() |
17.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 |
B.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一定有惯性 |
C.对同一个物体而言,施加的外力越大,该物体的状态改变的越快,说明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有关 |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速度变为零需要的时间越长,说明物体的惯性与速度有关 |
4.解答题- (共4题)
18.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
⑴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⑵开始制动后,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⑴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⑵开始制动后,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19.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并引发一处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山坡上距坡底240 m处的泥石流以8 m/s的初速度,0.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汽车启动后以恒定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过程简化为下图所示,求:

(1)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和速度大小?
(2)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脱离危险?(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和速度大小?
(2)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脱离危险?(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
要使重为400 N的桌子从原地水平移动,至少要用200 N的水平推力,桌子从原地移动后,为了使它继续做匀速运动,只要160 N的水平推力就够了,问:
(1)最大静摩擦力Ff和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2)如果在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这时的摩擦力为多大?
(1)最大静摩擦力Ff和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2)如果在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这时的摩擦力为多大?
21.
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g取10 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5.实验题- (共2题)
22.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1 mm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并填入表格中_____、_____、_____。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