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6题)
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也一定大 |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小,加速度越小 |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 |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
3.
某同学在“用DIS 测定位移和速度”实验中得到的小车的 s-t 图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


A.小车在做减速运动 |
B.小车运动的方向是在靠近位移传感器。 |
C.小车在 1.5s 末的瞬时速度为 0.3 m/s |
D.小车在 1.0-1.5s 间的平均速度为 0.4m/s |
4.
关于弹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
B.只要物体间有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
C.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弹力 |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要恢复原状而对使它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 |
5.
如图所示,小球静止时对斜面的压力为 N,小球所受的重力G,可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效果分解成( )


A.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且 N=G/cosθ; |
B.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且 N=Gcosθ; |
C.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且 N=G/cosθ; |
D.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且 N=Gcosθ。 |
7.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5N 、7N 、8 N | B.2N 、3N 、6N |
C.1N 、5N 、10 N | D.1N 、10N 、10N |
8.
水平细绳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D.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11.
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 3:1,线速度之比为 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半径比是 2:9 |
B.它们的半径比是 1:2 |
C.它们的周期比为 2:3 |
D.它们的周期比为 3:1 |
12.
如图所示,a、b 是地球赤道上的两点,b、c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同一经度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 三点的角速度相同 |
B.b、c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
C.a、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相同 |
D.b、c 两点的角速度不相同 |
13.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一定时,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 |
B.周期一定时,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 |
C.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
D.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
15.
水平面上的物块在一大小为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10s,则这段时间内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为( )
A.W=400J、P=-40w | B.W=-400J、P=-40w |
C.W=400J、P=40w | D.W=-400J、P=40w |
16.
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
17.
起重机以a=1m/s2的加速度,将重G=104N的货物由静止匀加速向上提升.那么,在1s内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g=10m/s2)()
A.500J | B.5000J | C.4500J | D.5500J |
19.
在高度为 H 的桌面上以速度 v 水平抛出质量为 m 的物体,当物体落到距地面高为 h 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下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 |
B.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 |
C.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 |
D.物体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 |
20.
下列各种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 |
B.用绳拉着一个物体匀速上升时; |
C.一物体以某初速度沿光滑曲面下滑时; |
D.物体在空中以 0.9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落时。 |
22.
如图一列绳波,当手上下抖动绳子的频率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波的波长减小,波速增加 |
B.绳波的波长减小,波速不变 |
C.绳波的波长增大,波速增加 |
D.绳波的波长增大,波速不变 |
23.
在平静的湖面上有几片树叶飘着,现在湖中的桥面上竖直掉下一块石头,在湖面上激起水波,则石头掉下处右面湖面上的树叶将( )
A.一直向右运动 |
B.一边上下振动,一边向右运动 |
C.仅上下振动,不向右运动 |
D.仍静止不动 |
24.
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60m/s,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波的频率为 20Hz,此时质点 a 的速度向着 y 轴负方向 |
B.波的频率为 40Hz,此时质点 b 的速度向着 y 轴负方向 |
C.波的频率为 20Hz,此时质点 b 的速度为零 |
D.波的频率为 40Hz,此时质点 a 的速度为零 |
25.
下列对机械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振源的振动越强,波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
B.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 |
C.波的频率越高,波的传播速度就越小; |
D.只要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
26.
弹簧振子在A、B 间做机械振动,O 为平衡位置,则( )

A. 当振子从O向A运动时,速度变小
B. 当振子从A向O运动时,位移变大
C. 当振子从O向B运动时,加速度变小
D. 当振子从B向O运动时,回复力变大

A. 当振子从O向A运动时,速度变小
B. 当振子从A向O运动时,位移变大
C. 当振子从O向B运动时,加速度变小
D. 当振子从B向O运动时,回复力变大
2.选择题- (共4题)
27.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mathml#} (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θ+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Ⅰ)直接写出C1的普通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直接写出C2的普通方程;
(Ⅱ)点A在C1上,点B在C2上,求|AB|的最小值.
2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mathml#} (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θ+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Ⅰ)直接写出C1的普通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直接写出C2的普通方程;
(Ⅱ)点A在C1上,点B在C2上,求|AB|的最小值.
3.解答题- (共2题)
32.
如图所示,一弹簧测力计悬挂在电梯厢壁上,测力计下挂一质量为0.5kg的重物.当电梯上升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1)重物对测力计的拉力为多少?
(2)此时电梯处于什么状态?(“超重”或者“失重”)

(1)重物对测力计的拉力为多少?
(2)此时电梯处于什么状态?(“超重”或者“失重”)
4.实验题- (共3题)
33.
如图所示,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 P 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指定位置 O ,这时要记录的是_______和_______(用字母表示)。


A.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 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C.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 D.两条细绳的方向 |
34.
在“用 DIS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1)下图(左)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验采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______,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是______部分.(填①或②)

(2)上图(右)是用 DIS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所得到的 a –F 实验图象,由图线可知,小车的质量为______kg.
(1)下图(左)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验采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______,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是______部分.(填①或②)


(2)上图(右)是用 DIS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所得到的 a –F 实验图象,由图线可知,小车的质量为______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