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二中2017-2018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7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

1.单选题(共12题)

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那么(  )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C.在任意1  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D.在任意1  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3.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表面附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都是不同的
B.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在同一地点,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较大
C.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但与物体所在地理位置有关,赤道上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
D.同一地点,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4.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时间t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
A. t
B.
C.2t
D. t
5.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的速度达到15  m/s,汽车的加速度是(  )
A.15  m/s2B.1  m/s2
C.5  m/s2D.3  m/s2
6.
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7.
用手握重为1 N的圆柱形瓶子,握力为20 N,使其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为(  )
A.21 NB.20 NC.19 ND.1 N
8.
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
C.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竖直向上
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向上
9.
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作用力F,如图所示。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特点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10.
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C上,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 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C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11.
蹦极(BungeeJumping)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下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2.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一上表面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快速向右推动木块,小球的位置可能落在桌面上的哪点(  )
A.AB.B
C.OD.无法确定

2.选择题(共2题)

13.前不久,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是18572Hf.下列关于18572Hf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4.

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是(  )

3.多选题(共2题)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B.一切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C.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是它们的合力
D.与两个分力共点的那一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是它们的合力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网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对网球施力的物体是运动员
C.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解答题(共4题)

17.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发射升空时,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做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现测得运载火箭50 s内速度由500 m/s增加到5 000 m/s,求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位移和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 m/s,它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4.5 m,则它的加速度为多少?
19.
(8分)如图所示,倾斜角度为370的斜面,由AB和BC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光滑,其长度为2m, BC部分粗糙。物块P(可看成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P在AB部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在BC部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到C点速度恰为零。

求:(1)物块P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
(2)物块在斜面BC部分运动的时间及斜面BC的长度;
(3)若D点是BC的中点,则物块P经过D点时速度大小。
20.
某飞机场利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将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飞机上,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 30°,传送带两端AB的长度L = 10m。传送带以v = 5m/s的恒定速度匀速向上运动。在传送带底端A轻轻放一质量m = 5kg的货物,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求货物从A端运送到B端所需的时间。(g取10m/s2

5.实验题(共2题)

2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错误:

(1)电源________;(2)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3)滑轮位置________;(4)小车位置________;(5)长木板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F=m1g,作出a﹣F图象,他可能作出图2中_____(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象,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钩码的质量m1=____.
(4)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