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单向行驶,开始以40 km/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
,接着以速度v行驶全程的第二个的
的路程,最后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完最后的
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4 km/h,不计变速时间,则v等于( )



A.50 km/h | B.60 km/h |
C.70 km/h | D.80 km/h |
2.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 m/s2 |
B.0~2 s内的位移是为1 m |
C.2末的速度是 4 m/s |
D.物体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
3.
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1.5×10﹣2s,由此估算出位置A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A.1.6m | B.2.5m | C.3.2m | D.4.5m |
4.
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O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F1和球对斜面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先增大后减小,F2一直减小 |
B.F1先减小后增大,F2一直减小 |
C.F1和F2都一直减小 |
D.F1和F2都一直增大 |
6.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测力计,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mg | B.F |
C.![]() | D.![]() |
7.
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
B.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
C.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
D.Q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
8.
一辆运输西瓜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以大小恒定为v的速度经过一座半径为R的拱形桥.在桥的最高点,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西瓜A(位置如图所示)受到周围的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mg | B. ![]() |
C.mg-![]() | D.mg+![]() |
9.
(题文)从离地面h高处投出A,B,C三个小球,A球自由下落,B球以速度v水平抛出,C球以速度2v水平抛出,则它们落地时间tA,tB,tC的关系是( )
A.tA<tB<tC | B.tA>tB>tC |
C.tA<tB=tC | D.tA=tB=tC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1题)
1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
B.两物体两次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 |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4.解答题- (共4题)
14.
“蹦极”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运动,人从水面上方某处的平台上跳下,靠自身所受的重力让其自由下落,被拉伸的蹦极绳又会产生向上的力,把人拉上去,然后人再下落.正是在这上上下下的运动中,蹦极者体会到惊心动魄的刺激.设一次蹦极中所用的橡皮绳原长为15 m.质量为50kg的人在下落到最低点时所受的向上的最大拉力为3000N,已知此人停在空中时,蹦极的橡皮绳长度为17.5 m,橡皮绳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符合胡克定律.(取g=10 N/kg).求:

(1)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2)橡皮绳的上端悬点离下方的水面至少为多高?

(1)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2)橡皮绳的上端悬点离下方的水面至少为多高?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倾角θ=45°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向右大小为F=30
N的水平力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求(g取10 m/s2)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大,方向如何?
(2)滑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3)若现在将30
N的水平力撤去,换上一个沿斜面的力,此力满足什么条件可保证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大,方向如何?
(2)滑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3)若现在将30


5.实验题- (共4题)
17.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1、x2、x3、x4、x5、x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A.


C.


18.
如图甲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此时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乙中a、b、c是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求得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可以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_____(选填“b”或“c”)段纸带中的________cm段内。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求得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可以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_____(选填“b”或“c”)段纸带中的________cm段内。
19.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根据数据作出F-Δx图象如下图实线所示,可能的原因是( )


A.悬挂的钩码多,拉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
B.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时,读数小了 |
C.有的数据不是弹簧的伸长,而是弹簧的长度 |
D.所有数据都是用弹簧长度进行处理的 |
20.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2)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0.2 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 m,h2=0.2 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10 m/s2)
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m/s
②物体经过B时速度为________m/s.

A.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
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m/s
②物体经过B时速度为__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