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7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单选题(共9题)

1.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时间是tBAC连线上的一点,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3v,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应当为(  )
A.B.C.D.
3.
把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总位移分成等长的三段,按从开始到最后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B.1∶4∶9
C.1∶D.1∶(+1)∶()
4.
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
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5.
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块
A.受到的支持力不变
B.受到的支持力减小
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6.
如图所示,压路机在水平路面上缓慢行驶,路面对压路机的支持力为F1,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为F2,关于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大于F2
B.F1小于F2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和F2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7.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经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某段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撞进李先生家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向心运动
②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离心运动
③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
④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一个环绕中心线AB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PQ为环上两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B.PQ两点的线速度相等
C.PQ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
D.PQ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
9.
2015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开普勒-452b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周期约为385天(约3.3×107s),轨道半径约为1.5×1011m,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利用以上数据可以估算类似太阳的恒星的质量约为(  )
A.1.8×1030kgB.1.8×1027kg
C.1.8×1024kgD.1.8×1021kg

2.选择题(共6题)

10.

“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承担了修筑京张铁路的重任,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他是(    )

11.There are still _______ minutes before the train leaves. Let's have a cup of coffee first.
12.There are still _______ minutes before the train leaves. Let's have a cup of coffee first.
13.关于细胞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4.

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15.

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3.多选题(共5题)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面上,细绳仅能承受1 N的拉力,水平面光滑,为了使细绳不断而又使它们能一起获得最大加速度,则在向左水平施力和向右水平施力两种情况下,F的最大值是(  )
A.向右,作用在m2上,FN
B.向右,作用在m2上,F=2.5 N
C.向左,作用在m1上,FN
D.向左,作用在m1上,F=2.5 N
17.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合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使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设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如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图象,其中甲、乙、丙是a-F图象,丁是a-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
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
C.甲中长木板的倾角太小,乙中长木板的倾角太大
D.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丙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18.
以下短文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离开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飞向月球?”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的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的回答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的回答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19.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1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20.
A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mA=2mB,轨道半径RB=2RA,则BA的(  )
A.加速度之比为4∶1
B.周期之比为2∶1
C.线速度之比为1∶
D.角速度之比为1∶2

4.解答题(共4题)

21.
如图所示,M99是一款性能先进的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步枪枪管中的子弹从初速度为0开始,经过0.002 s的时间离开枪管被射出.已知子弹在枪管内的平均速度是600 m/s,射出枪口瞬间的速度是1 200 m/s,射出过程中枪没有移动.求:

(1)枪管的长度;
(2)子弹在射出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22.
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形状不同的“A鱼”和“B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处分别静止释放“A鱼”和“B鱼”,“A鱼”竖直下潜hA后速度减为零,“B鱼”竖直下潜hB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10/9倍,重力加速度为g,“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A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A1
(2)“A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A.
(3)“A鱼”与“B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fB.
2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从A点以6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在B点,求小球刚碰到斜面时的速度方向及AB两点间的距离和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g取10 m/s2)
24.
“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专家称“三号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若“三号星”在离月球表面距离为h的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为T1.若已知地球中心和月球中心距离为地球半径Rn倍,月球半径r,月球公转周期T2,引力常量G.求:
(1)月球的质量;
(2)地球受月球的吸引力.

5.实验题(共2题)

25.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应尽量保证小车的总质量远小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B.应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应保证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D.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6.
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对象)受到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桌面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小车能够自由地做____________运动。另外,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___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接下来,甲同学研究: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加速度与其受到的牵引力的关系;乙同学研究:在保持受到的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②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图2是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后来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_________.
A.改画a的关系图线B.改画a的关系图线
C.改画a的关系图线D.改画a的关系图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