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7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8

1.单选题(共8题)

1.
关于加速度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一定越大
B.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速度在变大,但其合外力在变小的情况
C.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则其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D.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
2.
光滑小球放在两板间,如图所示,当OAO点转动使θ变大时,两板对球的压力FAFB的变化为(  )
A.FA变大,FB不变
B.FAFB都变大
C.FA变大,FB变小
D.FA FB都变小
3.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平衡时物体在a位置.现用力将物体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kx
B.mg+kx
C.mg﹣kx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1MgB.μ2mgC.μ1(m+M)gD.μ1Mg+μ2mg
5.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ABm1>m2AB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测力计.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如果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大小为a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1<a2F1F2B.a1a2F1<F2C.a1a2F1>F2D.a1>a2F1>F2
6.
如图所示,当车厢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厢壁上,相对于车厢壁静止,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竖直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
B.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车厢的加速度变小,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不变
D.若车厢的加速度变大,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
7.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D.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倾斜,说明乘客有惯性公交车没有惯性
D.汽车的速度越大刹车时越难停下来,说明汽车的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

2.选择题(共2题)

9.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0.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多选题(共4题)

11.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传送带不动,vB=3m/s
B.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小于3m/s
C.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不小于3m/s
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3m/s
12.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m/s,要渡过宽度为60m、水流速度为6m/s的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6 s
B.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0 s
C.小船渡河的路程最短时,渡河时间为7.5 s
D.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增加,则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减小
13.
如图所示,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到ABC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落到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落到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落到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14.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
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船的加速度为
D.船的加速度为

4.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现用一个大小F=20N的恒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推物体,经过3s,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g=10m/s2,sin37°=0.6,cos37°=0.8)
1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与粗糙斜面BC对接,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滑下,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0.8m.两斜面对接点B处有一段很小的圆弧以保证小滑块拐弯时无碰撞,能以到达B点时同样大小的速度冲上BC斜面,已知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斜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经0.6s 正好通过C点.(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滑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滑块沿BC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BC之间的距离.

5.实验题(共2题)

17.
如图甲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此时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乙中abc是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求得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可以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_____(选填“b”或“c”)段纸带中的________cm段内。
18.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和________.其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
(3)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g取10m/s2)   (______)

A.1.0m/s    B.10m/s
C.2.0m/s D.20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