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6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5

1.单选题(共7题)

1.
以下说法中的“时间”指时刻的是(  )
A.在第15届亚洲杯中国对阵科威特的比赛中,凭借张琳M和邓卓翔分别在第58分钟和第67分钟的进球,国足以2∶0击败对手
B.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 20分钟的太空行走
C.我国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制度
D.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环绕地球运行68.5小时后,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的是( )
A.早上6时10分从上海发车
B.列车预计在18时11分到达北京
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南京站
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
3.
汽车刹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从刹车到停止运动所需时间为10 s,那么运动中的第7 s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3 s内位移大小的比值为(   )
A.5∶3
B.7∶9
C.3∶7
D.7∶8
4.
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的时间的位移比是( )
A.1∶3∶5B.1∶4∶9
C.1∶D.1∶()∶()
5.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弹簧受的拉力有关
B.与弹簧发生的形变有关
C.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D.与弹簧本身特征、所受拉力大小、形变的大小都有关
6.
如图所示,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分别为2mm的小球ab在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则拉力F的最小值为(  )
A. mg
B.mg
C. mg
D. mg
7.
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弹簧随木块一起向下运动),如下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A.B.C.D.

2.选择题(共1题)

8.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朱德

3.多选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总长为L的斜面,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所用时间为t;若小物块到达斜面上某一点A时速度大小为vOA距离为LA,由OA的时间为t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AB.LAC.tAD.tA
10.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4.填空题(共1题)

11.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
C、C不受摩擦力作用
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5.解答题(共3题)

12.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多少,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 kg、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30°,物块BC边紧靠光滑竖直墙面,用一推力垂直作用在AB边上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推力F及物块受墙的弹力各为多大?(g="10" m/s2)
14.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4.0 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2.0 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0。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8 N,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1.0 s后撤去该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小滑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向右滑行时,木板加速度的大小a
(2)若要使小滑块不离开木板,求木板的长度L应满足的条件.

6.实验题(共2题)

15.
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A、B、C三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段纸带,是从A、B、C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纸带上测量数据的单位是cm).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从A纸带撕下的是_____;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保留两位小数);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
16.
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来验证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在自制的双层架子上固定平板玻璃,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连接小车的细绳跨过定滑轮与小桶相连,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两个小桶中装入适量细砂,并使两桶质量(含沙子)相同
②两车紧靠架子左边的挡板,在乙车上放一个砝码,同时释放两车,当车运动一段时间后,用手机对整个装置进行拍照,在照片上,通过装置上的刻度尺,测出甲、乙两车运动的距离x1x2
③在乙车上逐渐增加砝码个数,重复步骤②
(1)本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验证小车发生的位移与小车的质量成______,来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2)实验前,该同学将装置的左端适当垫高了一些,目的是______,实验过程中______车(填“甲”或“乙”)受到的拉力更接近沙桶(含沙子)的重力
(3)若该同学以为横坐标,以乙车(含砝码)的质量m为纵坐标,作出的图线是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______的质量(填“甲车”、“乙车”(含砝码)或“沙桶”(含沙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