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460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

1.单选题(共7题)

1.
某人从水平面上的O点向正东方向运动了10m到达A点,然后从A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10m到达B点,则该人从O运动到B的位移大小为
A.10mB.C.D.20m
2.
如图所示为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0
B.物体在t=6 s时,速度为18 m/s
C.物体运动前6 s的平均速度为9 m/s
D.物体运动前6 s的位移为18 m
3.
如图,是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对两质点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在t=2s时两质点相遇
C.在t=1s时两质点相距0.25m
D.在t=2s时两质点相距3m
4.
如图,电机通过缆绳把物体(视为质点)从楼下提升至楼顶,上升过程中楼下有人通过拉绳控制物体与墙壁的距离,避免与墙壁碰撞。如果在缆绳和拉绳的共同作用下物体匀速竖直上升,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保持不变,则在提升物体过程中,缆绳上的拉力大小F1和拉绳上的拉力大小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增大
B.F1减小,F2增大
C.F1增大,F2减小
D.F1减小,F2减小
5.
如图,三角形斜劈A放在斜面B上,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作用在A上,A和B均保持静止。现逐渐增大F,A和B仍保持静止,则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增大
B.A受的合力增大
C.A对B的压力增大
D.A对B的作用力不变
6.
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先让让座舱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座舱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B.座舱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C.座舱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都处于失重状态
D.座舱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都处于超重状态
7.
如图,木块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右侧面上端放置一小木块B,给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使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运动,已知木块A、B质量均为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F的最小值为

A. μmg    B. 2μmg    C.     D.

2.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固定在水平面上。竖直挡板紧靠柱体底端,使半径为R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
B.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
C.小球在MN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D.小球在MN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9.
如图(甲),质量m=1kg的小物块从P点以初速度v0=10m/s沿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其上滑至最高点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固定且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 37°=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之比为5:2
B.物块将停在最高点不能再下滑
C.物块将沿斜面下滑,且下滑至P点时速度大小为10 m/s
D.物块将沿斜面下滑,且从静止下滑至速度大小为10 m/s时用时5s
10.
如图1,轻弹簧竖直固定,一质量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Δx的变化关系如图2,其中A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m
B.当Δx=0.4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3.填空题(共1题)

11.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A.0.1 m/s2 B.0.3 m/s2 C.0.067 m/s2D.0.01 m/s2

4.解答题(共4题)

12.
我国交规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某路口限速v0=60km/h,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t0=3s的闪烁时间。某小型车以v1=8 m/s的速度驶向路口,绿灯开始闪时车头距离停车线L0=36.5 m,驾驶员经Δt=0.5s反应时间后汽车开始匀加速运动,请通过计算判断,要使汽车在黄灯亮前越过停止线,是否超速?
13.
如图,钉子AB相距5l,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端绕过A固定于B。小球固定在细线上C点,BC间的线长为3l。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时,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取sin53°=0.8,cos 53°=0.6,cos 26.5°=0.89,求:

(1)小球的质量;
(2)钉子A所受压力FN的大小和方向。
14.
如图甲所示,滑块与长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t=0时,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质量m=2 kg,木板质量M=1 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板足够长。求:

(1)木板在0~1.5s内的位移大小;
(2)木板在t=2.5s时的速度大小;
(3)滑块在1.5s~2.5s内的位移大小。
15.
如图,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斜面上P点上方光滑,P下方粗糙。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P上方的斜面上,对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体保持静止,撤去F,物体过P点后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推力F的大小。
(2) 物体与P下方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5.实验题(共2题)

16.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50Hz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1)(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_______。根据图象求出打G点时物体的速度v=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49Hz电压变为210V,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17.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本实验中,下列选项中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
A.细绳OBOC间的夹角尽量小些
B.两弹簧秤读数的差值要适当小些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秤刻度盘垂直
(2)为了完成实验,在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的有_________。
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筋的原长   C.两弹簧秤的示数
(3)实验中,若将OB换成橡皮筋,对实验验证_________发生影响。(选填“会”或“不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