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945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

1.单选题(共3题)

1.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位置,B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在BC段的加速度为,现测得B点的瞬时速度,则的大小关系为
A.B.C.D.无法比较
2.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
A.B.
C.D.
3.
如图所示,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的夹角均为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表示,若,则两绳受到的拉链之比等于
A.4:9B.2:3C.3:2D.1:1

2.选择题(共2题)

4.

2015年12月25日,山东省平邑县一石膏矿发生局部坍塌事故,造成29人被埋矿下。近年,我国矿难事故屡屡发生,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煤矿和建筑企业却把事故发生的原因视为“风水差”、“点儿背”。这是典型的(  )

5.

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像交点C、D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相遇两次
B. 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小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
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时间内的中间时刻
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
7.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它们的运动速率的平方随位移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x0位置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两车经过x0位置前运动的时间一定相同
D.在x0位置甲、乙两车相遇
8.
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 60°,使飞行器恰恰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t后,调节动力的方向并用最小动力,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时加速度的大小为g
B.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mg
C.减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mg
D.减速飞行时间2t后速度为零

4.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AAB垂直且长度之比为3:4。试计算:

(1)OA绳拉力及F的大小?
(2)保持力F大小方向不变,剪断绳OA,稳定后重新平衡,求此时绳OB及绳AB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绳OBAB拉力的方向用它们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表达)
(3)欲使绳OB重新竖直,需在球B上施加一个力,求这个力的最小值和方向。
10.
质量为m=0.5 kg、长L=1 m的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l kg的物体A(视为质点)以v0=4 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5 N,物体A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5.实验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N
1.001
0.580

1.002

F2/N
-0.868
-0.291

0.865

θ
30°
60°

150°

 
(1)根据表格数据,A传感器对应的是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当θ=90°时,两个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1=________,F2=__________
(3)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____)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12.
弹簧的劲度系数应该只与弹簧本身结构有关,与其因素无关,某同学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1)把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悬挂起来,挂上一个较重的砝码,测出弹簧的伸长量为x
(2)把劲度系数也为k的完全相同的两个轻弹簧串联在一起悬挂起来,挂上同一个砝码,测出它们总的伸长量为
(3)把三个劲度系数为k的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串联起来,一端悬挂起来,再挂上同一个砝码,测出它们共同的伸长量。……
根据以上实验和胡克定律,如果把实验步骤(2)、(3)中两个和三个串联在一起的弹簧分别看成一个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忽略弹簧自身重力产生的影响,且以上实验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则=________k,=________k。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初步推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长度应____________(填“正比”、“反比”或“无关”)
13.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

(1)该同学将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连接后,沙桶的质量_____远小于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填“需要”、  “不需要”)。
(2)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乙,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O为开始时打的第一个点,则OD间的距离为___ cm.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起点O的距离),由此图可计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则可算出加速度为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