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期末复习基础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5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6

1.单选题(共19题)

1.
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D.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2.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匀速运动了半周,所用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质点的(    )
A.位移大小为nR,速率为B.位移大小为2R,速率为
C.位移大小为πR,速率为D.位移大小为2R,速率为
3.
一物体在某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x、加速度为a、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图象一定错误的是(  )
A.B.C.D.
4.
A、B、C三质点从同一地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t0时刻A、B、C运动方向相同
B. 在0~t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0~t0这段时间内,三质点位移关系为xA>xc>xB
D.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C加速度方向相反
5.
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位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B.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C.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S0
D.丙的运动速率大于丁的运动速率
6.
假设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问这列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
A.20节B.16节C.12节D.4节
7.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t=20s时,乙追上了甲
B.t=1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C.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力的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曲线运动
D.纸片在大气中的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9.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C.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定同时存在,但施力物体不可能是受力物体
D.两个磁铁同名磁极靠近但不接触,它们之间存在斥力作用,可以看出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10.
下列几组共点力,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A.5 N、1 N、2 NB.2N、8 N、3 N
C.2 N、3 N、4 ND.2 N、3 N、10 N
11.
如图所示,一小球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挡板沿竖直方向,关于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作用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沿水平方向向右B.沿斜面方向向上
C.沿水平方向向左D.沿斜面方向向下
12.
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放置于长木板的中央,已知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长木板与地面间及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    )
A.长木板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长木板的加速度可能为
C.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可能等于F
D.长木板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可能等于2μmg
13.
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0时,合力的大小为 (    )
A.2F
B.F
C. F
D.F
14.
如图所示,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F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都不变
B.都增大
C.支持力FN增大,拉力F不变
D.支持力FN不变,拉力F增大
15.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的物块A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则  
A.B.
C.D.
16.
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A.a和v都始终增大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D.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17.
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下降,若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
A.mgB. mgC.mgD. mg
18.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A.m=0.5kg, μ=0.4
B.m=1kg, μ=0.4
C.m=0.5kg, μ=0.2
D.m=1kg, μ=0.2
19.
一个物体(可看作质点)从长度是L、高度是h的光滑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为
A.B.C.D.

2.选择题(共7题)

20.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涤、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上述装置,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

21.

广东饶平县所处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分别是(  )

22.

广东饶平县所处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分别是(  )

23.判断对错:

看图列式解答

是24×4=96(元)

24.判断对错:

看图列式解答

是24×4=96(元)

25.判断对错:

看图列式解答

是24×4=96(元)

2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伤住院,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

    “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桑岩却并不回答我,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对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为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男孩。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3.多选题(共4题)

27.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联系,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大可小也可负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却做减速运动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8.
如图所示,人通过定滑轮把物体P提升到某一高处,并处于静止.如果人向右多走一步,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拉绳的力变大B.人拉绳的力不变
C.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大D.人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29.
如图所示,卡车沿水平路面向左做直线运动,车厢上平放着质量为m的木箱,与卡车保持相对静止。车厢尾部的竖直支架上用细线悬挂有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频闪相机拍下的某一张照片上发现小球偏向后方,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与卡车也保持相对静止,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卡车一定做加速运动
B.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mgtan θ
C.细线的拉力为
D.小球可能受力平衡
30.
如图,一个小球自空中竖直下落,落向一根竖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图中a对应于球刚接触弹簧的位置;b是球轻放在弹簧上刚好能保持静止的位置;c是球压弹簧后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落至a点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B.小球落至b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C.小球压弹簧的过程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

4.解答题(共7题)

31.
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33m处有一只狗,如图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长途客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制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m/s2,g取l0m/s2

(1)求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若狗正以4m/s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奔跑,问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
32.
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先向下做了180m的自由落体运动后,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他接着做了10秒的匀减速运动后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是2m/s.重力加速度g=10m/s2;问:
(1)该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是多少?
(2)该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33.
一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25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求:
(1)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时所经历的时间t;
(2)汽车静止前1s内滑行的距离x′.
34.
如图所示,物体甲重20N,物体乙重100N,乙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设甲的重力可变,为使乙物体保持静止,求甲最重不能超过多少N?
35.
如图所示,物块的质量m=30kg,细绳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当人用100N的力斜向下拉绳子时,滑轮两侧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0°,物体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滑轮上端的悬绳竖直(取g=10m/s2).求:

(1)地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
(2)滑轮上方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
36.
(14分)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沿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运动,已知拉力F=4.0N,玩具的质量m=0.5kg,经过时间t=2.0s,玩具移动了距离x=4.8m,这时幼儿松开手,玩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

(1)全过程玩具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2)松开手后玩具还能运动多远?
(取g=10m/s2.sin53°=0.8,cos53°=0.6)
37.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A、B为传送带的左、右端点,AB长L=2m,初始时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当质量m=2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点时,传送带立即启动,启动过程可视为加速度a=2的匀加速运动,加速结束后传送带立即匀速转动.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1)如果物块以最短时间到达B点,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上述情况下传送带至少加速运动多长时间?

5.实验题(共3题)

3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经测量知道,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物体的加速度等于______
39.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直线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5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4~6V低压交流电源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0.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所得纸带点间距过密,若利用该纸带分析小车运动情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B.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8s
C.只研究纸带后端几个间距较大的点所在区域
D.直接研究纸带上的点,无需取计数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7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