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 |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
D.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
2.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交流电源 |
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 |
C.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物体的速度较小 |
D.纸带上点迹密集的地方表明相邻点间的时间较短 |
5.
质量为m的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在
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B.返回到A点的速率![]() |
C.自由下落![]() ![]() |
D.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 |
6.
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9m,B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是( )

A. 3s
B. 5s
C. 7.5s
D. 8.5s

A. 3s
B. 5s
C. 7.5s
D. 8.5s
2.填空题- (共3题)
7.
为了对付来自个别国家的威胁,伊朗在继“谢哈布﹣3”导弹试射成功后,继续研制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谢哈布﹣4”和“谢哈布﹣5”导弹,其中“谢哈布﹣5”的射程可达5000千米,“谢哈布﹣3”型导弹长17米,可以携带重达800公斤的弹头,如果在公路上机动发射,射程可达1500千米.
(1)假设某国的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伊朗上空侦察,若一架高空侦察机正以300m/s的速度向伊朗某城市飞来,它将通过该城市上空的A点,伊朗某导弹基地通过雷达探测到该侦察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侦察机离A点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谢哈布﹣3”导弹,导弹以8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200m/s的速度在A点击中该侦察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敌机所需的时间为__
A.3.75s B.15s C.30s D.45s
(2)当该侦察机离A点的距离为下列哪一数值时导弹基地发射导弹正好击中敌机__
A.300m B.1 200m C.4500m D.18000m.
(1)假设某国的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伊朗上空侦察,若一架高空侦察机正以300m/s的速度向伊朗某城市飞来,它将通过该城市上空的A点,伊朗某导弹基地通过雷达探测到该侦察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侦察机离A点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谢哈布﹣3”导弹,导弹以8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200m/s的速度在A点击中该侦察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敌机所需的时间为__
A.3.75s B.15s C.30s D.45s
(2)当该侦察机离A点的距离为下列哪一数值时导弹基地发射导弹正好击中敌机__
A.300m B.1 200m C.4500m D.18000m.
9.
一物体被从某一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若空气阻力不计,则该物体从抛出到速度变为向下的40m/s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通过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m.
3.解答题- (共2题)
10.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
(1)通过公式推导判断是哪辆车先到达目标?
(2)若v1=4m/s,v2=6m/s,请求出两次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少。
(1)通过公式推导判断是哪辆车先到达目标?
(2)若v1=4m/s,v2=6m/s,请求出两次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少。
11.
一直升机以5.0m/s速度竖直上升,某时刻从飞机上释放一物块,经2.0s落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块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2)物块2.0s内通过的路程;
(1)物块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2)物块2.0s内通过的路程;
4.实验题- (共3题)
1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

(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
(2)该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连续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见下表,并画出对应的图线(其中横坐标数值表示第几个0.1 s,纵坐标对应的该0.1 s内物体的位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速度随时间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均匀变化;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丙

(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
(2)该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连续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见下表,并画出对应的图线(其中横坐标数值表示第几个0.1 s,纵坐标对应的该0.1 s内物体的位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的速度随时间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均匀变化;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丙
13.
图甲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①②两个实验器材名称:①_____,②_______;
(2)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则O、D间的距离为___cm;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其大小为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请写出图中①②两个实验器材名称:①_____,②_______;
(2)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则O、D间的距离为___cm;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其大小为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