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关于加速度和速度概念的描述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速度必然很大 |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
C.加速度数值减小时,速度的值必然随之减小 | D.加速度数值很小的物体,速度可以减小的很慢 |
2.
一小球从离地面5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面接触反弹后上升到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整个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
3.
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均匀变化时,加速度恒定不变![]() | B.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 |
C.速度为0,加速度一定为0 ![]() | D.加速度大于0,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
4.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从某时刻开始,在第一个0.5秒内的位移为5m,在第一个1.5秒内的位移为7.5m,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10 m/s2 | B.﹣10m/s2 | C.5 m/s2 | D.﹣5 m/s2 |
5.
在里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若昂•阿维兰热体育场”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80s和19.79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 B.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20m/s |
C.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11m/s |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40m/s |
6.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 |
B.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末速度越大 |
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则末速度一定越大 |
8.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它意味着( )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
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m/s |
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大2m/s |
9.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
11.
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540m,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及以后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A.0.03 m / s2 | B.0.01 m / s2 | C.0.5 m / s2 | D.0.6 m / s2 |
12.
在力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 小车的质量为M, 钩码的质量为m, 在利用该装置进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 |
B.“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要满足M远大于m |
C.“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在运动中受到的合外力就等于钩码的重力mg |
D.在实验中先让小车运动再闭合打点计时器 |
2.多选题- (共4题)
14.
物理学通常有二个角度描述物理量A的变化快慢(1)相对于时刻的变化率
;(2)相对于空间位置的变化率
.然而在物理国际单位制下有一些物理量的变化率常常被定义成另一个物理量,下面所列物理量组合中属于“前者是后者的变化率”的是( )


A.速度与位移 | B.加速度与速度 | C.功率与能量 | D.合力与动能 |
15.
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 |
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
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
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
16.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连续经A、B、C三点,已知AB=BC,且质点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在BC段平均速度为1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AB与BC段所用时间之比为1:(
﹣1)
B. 质点在B点时速度为9m/s
C. 质点在B点时速度为10m/s
D. AB段质点速度变化量与BC段速度变化量之比为2:1
A. 通过AB与BC段所用时间之比为1:(

B. 质点在B点时速度为9m/s
C. 质点在B点时速度为10m/s
D. AB段质点速度变化量与BC段速度变化量之比为2:1
17.
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运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B.物体速度的大小不变,运动状态也可能发生变化 |
C.物体受到恒定的合外力作用,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
D.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
3.填空题- (共5题)
20.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在实验时交流电源的电压突然减小且实验者并不知道,那么实验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时间t后速度大小为v1,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时间t恰好回到出发点,速度大小变为v2,则a1:a2=_____,v1:v2 =_____。
22.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为2m/s2, 则汽车经过3s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经10s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4.解答题- (共1题)
23.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车速分别为5m/s、8m/s、10m/s.当甲、乙、丙三车依次相距6m时,乙驾驶员发现甲车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于是乙也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丙车亦同样处理,直到三车都停下来时均未发生撞车事故.

(1)求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大?
(2)求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大?

(1)求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大?
(2)求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大?
5.实验题- (共1题)
24.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 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和
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
,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
、
、
、
表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 s,g= 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



A. 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 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 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