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56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1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很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D.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快
2.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多少
A.πRB.
C.2πRD.2 R
3.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是平均速度,  是位移
B. 是平均速度,  是路程
C. 是瞬时速度,  是位移
D.是瞬时速度,  是路程
4.
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速度为零,它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5.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m/s,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 9m/s    B. 8m/s    C. 10m/s    D. 9.49m/s
6.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B.
C.D.

2.多选题(共3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不可以视作质点
B.第4s末和第1s指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
C.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D.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8.
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知,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9.
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的平均值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解答题(共2题)

10.
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11.
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km时,快艇以60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

4.实验题(共2题)

1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给出如下器材:
A.一段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B.低压直流电源
C.打点计时器
D.秒表
E.天平
F.细绳和纸带
G.钩码和小车
请选出本实验所用的器材________,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其它器材吗?________若需要,请补充;若不需要,前一空不填.
(2)请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码补充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B.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C.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D.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合适的钩码
F.换上新纸带,再重复实验两次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3)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8.78、16.08、21.87、26.16、28.94、30.22.请写出求解的过程,求:(I)2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II)质点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用逐差法计算,)
13.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1、2、3、4、5、6、7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cm,s2=1.91cm,s3=2.38cm,s4=2.92cm,s5=3.41cm,s6=3.89cm.(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过程中应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s;
(3)利用逐差法求物体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用题中所给的字母s1、s2、s3、s4、s5、s6、T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4)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6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6=__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