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则速度一定越大 |
B.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与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
C.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速率一定在改变 |
D.恒定的合外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能会作匀速运动 |
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小物块M、N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M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跨过滑轮连接M的绳水平,t=t0时刻物块M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绳子与它之间的摩擦,绳足够长.下列描述物块M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一定不可能是
( )

(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 |
B.小车静止时,![]() |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 |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 |
4.
如图所示,有A、B两物体,
,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在它们下滑的过程中( )



A.它们的加速度a=gsinθ |
B.它们的加速度a<gsinθ |
C.细绳的张力FT≠0 |
D.细绳的张力FT=![]() |
6.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 |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受到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
9.
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 |
B.a1=a2 |
C.a1>a2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0.
如图所示,斜面体质量为M,倾角为θ,置于水平地面上,当质量为m的小木块沿 斜面体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时,斜面体仍静止不动.则( )

A. 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为Mg
B. 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为(m+M)g
C. 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mgcosθ
D. 斜面体收地面的摩擦力为
mgsin2θ

A. 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为Mg
B. 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为(m+M)g
C. 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mgcosθ
D. 斜面体收地面的摩擦力为

2.多选题- (共5题)
11.
仁川亚运会中国选手邱波获得男子跳水10米台金牌,图示为跳水运动员正在进行训练,在研究运动员从高处下落到水面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会感觉水面加速上升 |
C.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比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小 |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和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相等 |
12.
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的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μmg | B.ma | C.![]() | D.μ(M+m)g |
13.
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θ,在斜面的中间位置放置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并用销钉将其锁定,现在该滑块上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同时将锁定解除,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滑块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其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0~x1为曲线、xl~x2为平行于
轴的直线。则



A.0~x1的过程中滑块的运动方向沿斜面向下 |
B.0~x1的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
C.0~x2的过程中滑块先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再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 |
D.xl~x2的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
14.
如图所示,在以加速度大小为
g的加速下降的电梯地板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电梯壁上,另一端与物体接触(不粘连),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压缩了L,撤去F后,物体由静止向左运动2L后停止运动。己知物体与电梯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撤去F后( )



A.与弹簧分离前物体相对电梯地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越来越大 |
B.与弹簧分离后物体相对电梯地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越来越小 |
C.弹簧压缩量为![]() |
D.物体相对电梯地板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
15.
如图所示,小车运动时,看到摆球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并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sinθ |
B.小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加速度为gtanθ |
C.小车可能向左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tanθ |
D.小车可能向左减速运动,加速度为gtanθ |
3.解答题- (共3题)
16.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0,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
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则: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17.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秤上,台种与力的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受的用力与时间的关系(
)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电梯在哪段时间内加速上升,此过程中重物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为什么?
(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取g=10m/s²)


(1)电梯在哪段时间内加速上升,此过程中重物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为什么?
(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取g=10m/s²)
18.
某人站在一平台上,用长L=0.6m的轻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0.6kg的小球,让它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转到最高点A时,人突然撒手.经0.8s小球落地,落地点B与A点的水平距离BC=4.8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A点距地面高度.
(2)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
(3)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1)A点距地面高度.
(2)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
(3)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4.实验题- (共1题)
19.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①所示的a﹣F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N;小车质量M=_______kg.若该小组正确完成了步骤(1),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_(填“②”、“③”或“④”).

(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 |
B.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 |
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 |
(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①所示的a﹣F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N;小车质量M=_______kg.若该小组正确完成了步骤(1),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_(填“②”、“③”或“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