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3

1.单选题(共6题)

1.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300m   500mB.300m   400m
C.200m   500mD.200m   400m
2.
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2(R+r),π(R+r)
B.2(R+r)向东,2πR向东
C.2π(R+r)向东,2π(R+r)
D.2(R+r)向东,π(R+r)
3.
短跑运动员在100m短跑比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9.0m/sB.9. 6 m/sC.10. 0 m/sD.10.2 m/s
4.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tn~tn-1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5.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
6.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B.质量C.时间D.速率

2.选择题(共2题)

7.设2a=5b=m,且 {#mathml#}1a+1b=2{#/mathml#} ,则m=(   )
8.设2a=5b=m,且 {#mathml#}1a+1b=2{#/mathml#} ,则m=(   )

3.多选题(共1题)

9.
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4.填空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m,C点的位置为_______m,A到B位置变化为_______m,方向_______.
11.
清晨,一人在公园中进行锻炼,他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形部分是两个出发沿曲线ABCOADC进行,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位移的方向为_______.

5.解答题(共3题)

12.
某人从A点出发,先以2m/s的速度向东走了40s,到达B点,接着以3m/s的速度向北又走了20s,到达C点,求此人在这60s内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13.
某质点由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了30m到达B点,又行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经历了6s运动了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求:
(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率.
14.
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 h 4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山脚与山顶间的水平距离为1 600 m,如图所示。求:

(1)由XY的位移是多大;
(2)他爬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他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