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
伽利略后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伽利略通过逻辑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伽利略做了大胆的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或位移成正比;
伽利略通过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这一严谨求实的实验测定,得出只要倾角一定,铜球的加速度不变,他进一步设想当倾角为
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其性质不变,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一样,到此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了.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请你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请你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
B.20s时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
C.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
D.40s时,两个物体到达同一个位置 |
5.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通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3v和4v,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 |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
C.再运动T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B间距离大![]() |
D.再运动T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B间距离大vT |
6.
(题文)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
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
,某时刻拍下小球所处位置的照片,测出
,
,
则







A.小球从A点释放 |
B.C点小球速度是A、D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 |
C.B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
D.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10.
一物体自某高度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地之前瞬间的速度为v。在运动过程中( )
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 |
B.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 |
C.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
D.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13.
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 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5米、7米、9米、11米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8米![]() |
B.在第2、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8米![]() |
C.第3秒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9米![]() |
D.该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14.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 | B.在![]() |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
15.
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距地面为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释放到A落地历时
,A落地前瞬间速率为
,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
,B落在A上前瞬间速率为
,则










A.![]() ![]() |
B.![]() ![]() |
C.![]() ![]() |
D.![]() ![]() |
16.
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6m/s2 |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
C.第1s末的速度大小是6m/s |
D.第1s末的速度大小是8m/s |
4.解答题- (共3题)
18.
2017年6月11至22日,福建多地持续性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与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32m/s和v2=20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s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经过△t=0.5s反应时间轿车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轿车立即刹车要经过S=128m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求:
(1)轿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
(2)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1)轿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
(2)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19.
2011年7月2日中午,2岁女孩妞妞从杭州滨江长河路白金海岸小区10楼不慎坠下,刚好在楼下的吴菊萍看到后,毅然张开双臂,接住了这个她并不认识的陌生女孩,最新报到妞妞已经能走路。近年来高空坠人不断发生,值得关注。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也就是无水平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m/s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