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某同学自编了这样一道题:“一架小型客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经过时刻t=20 s离开地面.它在跑道上滑行过程中的位移x=400 m,离开地面的平均速度v1=40 m/s,求它滑行的瞬时速度v2.”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用的概念正确的有( )
A.时刻t | B.位移x |
C.平均速度v1 | D.瞬时速度v2 |
2.
如图所示,是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A点爬到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10![]() |
B.该昆虫的位移为10![]() |
C.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10![]() |
D.该昆虫的位移为10![]() |
3.
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
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点20分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8点20分是指时刻 |
B.8 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 |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 |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看成质点 |
2.多选题- (共4题)
5.
下列涉及直线运动质点的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加速运动质点第3s初的速度是2m/s,该质点第3s的位移一定比2m大 |
B.某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则它任何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相等 |
C.某质点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不等于零,但它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零 |
D.某质点运动中,第2s的平均速度为3m/s,第2s末的速度可能小于3m/s |
6.
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错误的有()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 |
B.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
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 |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
7.
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运动的位移为10m
C.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 物体C的加速度大于物体D加速度

A. 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运动的位移为10m
C.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 物体C的加速度大于物体D加速度
8.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
D.在5~6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3.解答题- (共3题)
9.
下表是在北京西与长沙区间运行的
次列车运行时刻表
假设列车准点到达和准点开出,且做直线运动
求:
列车由长沙开出到达武昌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单位均以
表示
列车由郑州开出到达岳阳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单位均以
表示
次列车在5:05时的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单位均以
表示



北京西![]() 长沙 ![]() ![]() | 自北京西起 里程 ![]() | 站名 | 北京西![]() 长沙 ![]() ![]() |
17:00 | 0 | 北京西 | 8:14 |
23:29 23:35 | 690 | 郑州 | 1:40 1:39 |
5:01 5:09 | 1226 | 武昌 | 20:12 20:04 |
7:12 7:18 | 1441 | 岳阳 | 17:58 17:56 |
8:38 | 1588 | 长沙 | 16:36 |












10.
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小时末的瞬时速度;

(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2)求出前4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3)求出第5小时末的瞬时速度;
11.
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图象,试求:

(1)在t1=5s、t2=8s时刻的速度;
(2)求出0﹣2s,2﹣5s,5﹣8s的各自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0﹣8s内的位移.

(1)在t1=5s、t2=8s时刻的速度;
(2)求出0﹣2s,2﹣5s,5﹣8s的各自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0﹣8s内的位移.
4.实验题- (共1题)
12.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
A.时间间隔 B.加速度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2)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_____
①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
②关掉电源
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
④把纸带装好
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
⑥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
A.⑤④①②③⑥
B.⑤④①③⑥②
C.⑤④①⑥③②
D.⑤④①②⑥③
(3)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在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
(5)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
A.时间间隔 B.加速度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2)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_____
①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
②关掉电源
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
④把纸带装好
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
⑥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
A.⑤④①②③⑥
B.⑤④①③⑥②
C.⑤④①⑥③②
D.⑤④①②⑥③
(3)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 | v1 | v2 | v3 | v4 | v5 |
数值(m/s) | 0.165 | 0.214 | 0.263 | _____ | 0.363 |
(4)在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
(5)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