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44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3

1.单选题(共5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B.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
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地面和山
2.
在离地面足够高的地方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速度大小变为10m/s。此时(    )
A.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上
B.小球的位移方向一定向下
C.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上
D.小球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3.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2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4.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0 s时刻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5.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物块B、C间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斜面体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D. 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2.选择题(共1题)

6.“微信抢红包”自2015年以来异常火爆,在某个微信群某次进行的抢红包活动中,若所发红包的总金额为9元,被随机分配为1.49元,1.31元,2.19元,3.40元,0.61元,共5份,供甲、乙等5人抢,每人只能抢一次,则甲、乙二人抢到的金额之和不低于4元的概率是(   )

3.多选题(共7题)

7.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4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8.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若图中△OPQ的面积为s0,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Δ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时相遇,则
B.若时二者第一次相遇,则到这次相遇甲走了
C.若时二者相遇,则时二者还会再次相遇
D.若时二者相遇,则到二者再次相遇时乙共走了
9.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在α从0逐渐增大到6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
A.F先减小后增大
B.F先增大后减小
C.当α=30°时,拉力F最小
D.当α=60°时,拉力F最小
10.
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5N
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
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11.
如图所示,将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已知F1的大小和F2F之间的夹角α,且α为锐角,则(   )
A.当F1>Fsin α时,一定有两解
B.当F1=Fsin α时,有唯一解
C.当F1<Fsin α时,无解
D.当Fsin α<F1<F时,一定有两解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木块在质量为m1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件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μm2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2+m1)g
C.当F>μ1(m2+m1)g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3.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

4.解答题(共2题)

14.
(14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足够长的固定的水平长木板上,如图1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 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kg,取g=10m/s2,sin37°=0.60,cos37°=0.80。求: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则拉力F的大小应为多大?
(3)在(2)中力作用2s后撤去拉力F,木块还能滑行多远?
15.
如图所示为某十字路口附近的橡胶减速带,一轿车正以20 m/s的速度行驶在该路段,在离减速带50 m时轿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结果以5 m/s的速度通过减速带,通过后立即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到原来的速度。轿车可视为质点,减速带的宽度忽略不计。求由于减速带的存在轿车通过这段距离多用的时间。

5.实验题(共2题)

16.
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A、B、C、D、E、F、G都为计数点。测得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d1=1.40cm,d2=3.29cm,d3=5.69cm,d4=8.59cm,d5=12.00cm,d6=15.90cm。

(1)如果该纸带A端与小车相连,则小车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选填“A→B”或“B→A”),且小车做_______(填“匀加速”、“匀减速”或“变加速”)直线运动。
(2)在打计数点F时,小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F=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m/s2。(本小题计算结果数值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略偏小,但仍然稳定,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