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1、5OTFS1、6OTFS(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如图为某型号的奥迪尾标,其值为6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时间约为


A.4.6s | B.6.2s | C.8.7s | D.9.5s |
2.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从南海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 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A.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 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
B.利用v-t 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
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
D.探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
5.
如图所示,半圆形线框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 P 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与圆心 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 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 一直增大 |
B.拉力F 的最小值为mgsinθ |
C.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始终在减小 |
6.
如图所示,某竖直弹射装置由两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以及质量不计的底盘构成,当质量为m 的物体竖直射向空中时,底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6mg(g 为重力加速度),已知两根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则此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为


A.![]() | B.![]() | C.![]() | D.![]() |
9.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 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N,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T,则

A.
B. 
C.
D. 

A.


C.


10.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红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在风力F、线的拉力FT以及重力G 的作用下,能够高高地飞在蓝天上。关于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A.




2.选择题- (共5题)
13.
如图所示,质量m=9.8kg的木块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大小为3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滑行.取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4.
如图所示,质量m=9.8kg的木块静止于水平面上,现用大小为3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滑行.取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5.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①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3.多选题- (共7题)
16.
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
17.
a、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t=0 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x0 处,在 0~t1 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x,则


A.若a、b 在t1 时刻相遇,则![]() |
B.若a、b在![]() ![]() |
C.若a、b在![]() ![]() |
D.若a、b在![]() ![]() |
18.
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改变与水平面间的倾角,用以卸下车厢中的货物.当倾角增大到θ时,质量为M 的木箱A 与装在箱内的质量为m 的物体B 一起以共同的速度v 沿车厢底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间没有静摩擦力 |
B.A 受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车厢底向下 |
C.A 受到车厢底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 |
D.A 与车厢底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B 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A.斜面体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 |
B.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为(M+m)g |
D.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
20.
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只增加绳的长度 |
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 |
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远离定滑轮 |
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 |
21.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在F 从 20 N 开始逐渐增大到 40 N 的过程中,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计算出 (g=10 m/s2)


A.物体的质量 |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
D.加速度为 2 m/s2 时物体的速度 |
22.
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之比为5∶1 |
B.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3 |
C.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 |
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
4.解答题- (共2题)
23.
质量为M 的斜面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若用与斜面也成θ角的力F 拉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上升,如图。求:

(1)求木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求拉力F 的大小。
(3)求木块向下和向上运动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相差多少。

(1)求木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求拉力F 的大小。
(3)求木块向下和向上运动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相差多少。
24.
如图所示,斜面体ABC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块在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9.6 m/s 沿斜面上滑。斜面倾角θ=37°,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整个过程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1 kg,sin 37°=0.6,cos 37°=0.8,g 取 10 m/s2。试求:
(1)滑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
(2)定量画出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
(1)滑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
(2)定量画出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

5.实验题- (共2题)
25.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 5 个计数点 A、B、C、D、E,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 A 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打 C 点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
②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_____.
A.木板的长度 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不计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及细绳与滑轮间的阻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m=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打 C 点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
②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_____.
A.木板的长度 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不计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及细绳与滑轮间的阻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m=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 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