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下列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
B.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
C.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重力 |
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弹力 |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摩擦力 |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平均速率 |
3.
甲、乙两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s内两车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B.在10~20s内乙车加速度为0.5m/s2 |
C.在0~2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
D.在t=10s时乙车速度比甲车大 |
5.
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
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
C.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会变化 |
6.
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
B.细硬直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
C.绳子拉物体时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子的方向 |
D.有的物体可以在不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对其他物体施加弹力 |
8.
如图,水平桌面上一木块在F1、F2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F1=10N,F2=2N,方向均水平。现撤去力F1,则木块( )


A.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
B.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右 |
C.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 |
D.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左 |
10.
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它们之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1用不可伸长的水平细绳与墙面连接,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稳定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
B.![]() |
C.![]() |
D.![]() |
11.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时的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处于失重状态
C. 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处于超重状态
D. 在c点,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A. 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处于失重状态
C. 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处于超重状态
D. 在c点,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12.
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
B.公交汽车在起动时,乘客都要向前倾,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 |
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
D.运动员在百米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
2.选择题- (共2题)
3.解答题- (共3题)
17.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S1段光滑,s2段有摩擦,已知S1=1m,s2=2m,物体到达底部的速度刚好为零,g取10m/s2。求:

(1)物体在S1段的加速度大小;
(2)s2段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物体从底端以速度v0冲上斜面,到达顶端速度恰好为零。求v0的大小。

(1)物体在S1段的加速度大小;
(2)s2段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物体从底端以速度v0冲上斜面,到达顶端速度恰好为零。求v0的大小。
4.实验题- (共3题)
18.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D、E计数点间的时间问隔均为0.10s,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

1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三个细绳套L1、L2、L3共系于一个结点,另一端分别系于轻质弹簧测力计A、B和重物M上,A的另一端挂于固定点P,手持B拉动细线,使结点静止于O点。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A、B的示数和L1、L2、L3的方向,以便能在撤去弹簧测力计后确定L1、L2拉力和合力方向。

(1)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2)下列实验要求哪几项是必要的________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弹簧测力计B应始终保持水平

(1)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2)下列实验要求哪几项是必要的________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弹簧测力计B应始终保持水平
20.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的总质量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m乙,μ甲_____μ乙(选填“>”“<”或“=”)。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m乙,μ甲_____μ乙(选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