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3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

1.单选题(共7题)

1.
有甲、乙两船同时从宜昌出发,甲船路线是宜昌——三峡大坝——神农架,乙船路线是宜昌——神农架.两船航行一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神农架,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两船航行一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神农架”一句中,“一天”指的是时间间隔,“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都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速度、时间、加速度
3.
2012年6月6日天宇上演“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观察到日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金星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
4.
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 s内与第5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也相同
5.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 + t2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6.
一物体以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时,速度减为,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   )
A.B.C.D.
7.
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经过AB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2.选择题(共4题)

8.极限跳伞是一项惊险的体育运动.跳伞员从3600m高空跳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开始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将{#blank#}1{#/blank#}(增大/减小/不变). 减速下降时,跳伞员及降落伞所受的阻力{#blank#}2{#/blank#}(大于/等于/小于)他们的重力.若从跳下到落地用时200s,则其下落的平均速度为{#blank#}3{#/blank#}m/s.
9.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10.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11.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3.多选题(共3题)

12.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向东,而速度向西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
13.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1 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为7 m/s,则(  )
A.该加速过程中物体平均速度为4 m/s
B.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4 m/s
C.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则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5∶11
D.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位移,则物体先后两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1∶(-1)
14.
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4.填空题(共2题)

15.
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最后静止。已知运动过程中在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是v, 则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16.
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的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刹车后以大小为7 m/s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m,则可知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5.解答题(共4题)

17.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试计算:

(1)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两车相遇前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3)从乙车开始运动起经过多长时间后两车相遇?(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8.
一火车以36 km/h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4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2个4 s内的位移是多少?
19.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的初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速度是在B点速度的2倍,由B再经时间t=0.5s物体滑至斜面顶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所示,若已知AB之间的距离x=0.75m,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2)斜面的长度l.
20.
如图所示,自屋檐由静止落下的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Δt=0.2 s内通过高度为Δh=1.2 m的窗口,小球匀加速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a="10" m/s2,求窗口的上沿距屋檐的高度H。

6.实验题(共2题)

21.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两接线柱上分别接导线,导线另一端分别接50 Hz交流电源的两接线柱。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并压在_______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2.
下图是某同学按操作打出的纸带,按打点先后顺序选取ABCDEFG7个计数点,并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且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本题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判断小车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则加速度为_________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