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2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8

1.单选题(共8题)

1.
某同学在操场沿400m跑道绕跑一周,用时80s,则在此过程中
A.位移是400m
B.路程是400m
C.平均速度是5m/s
D.最大瞬时速度是5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不一定是做直线运动
D.某时刻速度为0,则此时刻加速度一定为0
3.
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4.
一辆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经过他的时间为2 s,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  )
A.4 sB.5 sC.D.6 s
5.
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行驶,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t.该列车以速度v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后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为(  )
A.B.
C.D.
6.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24 s
B.16 s
C.8 s
D.1.5 s
7.
如图所示,在水平线OO′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L<h)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B,小球A在水平线OO′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OO′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1将与小球B同时落地
B.在小球B下落过程中,轻绳对B的拉力竖直向上
C.h越大,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大
D.在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8.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 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2.多选题(共3题)

9.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0.8 m/s2 B. 1.4 m/s2 C. 2.0 m/s2 D. 2.6 m/s2
10.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这连续三个的初速度之比为
B.这连续三个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C.这连续三个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D.这连续三个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
11.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质点在l s末速度为1.5m/s
D.质点在第l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3.解答题(共3题)

12.
一辆公交车从甲站以a1=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当其速度达到v1=50m/s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司机又以a2=1m/s2的加速度刹车,公交车恰好停靠在乙站。某次发车时,公交车因故晚出发了t0="180s" ,公交车以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出站后当其速度达到v2="60m/s" 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仍以相同的加速度刹车结果也恰好停在乙站,并且正点到达。则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
13.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

(1)前2s内的位移,第4s内的位移,
(2)前6s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各段的加速度.
(4)画出对应的a-t图象.
14.
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施窗台的距离H=3.2m,窗户的高度为h=1.4m.如果g取10m/s2,试计算:

(1)水滴下落到达窗台时的速度大小;
(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4.实验题(共2题)

15.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_。
16.
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220V、50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4-6V、50Hz 交流电源
D.刻度尺
E.秒表
F.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 
B.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3)下图给出了从0点为计时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注:以下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m/s2
②计数点0处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